2024-03-29 10:39:35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3.29)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單選題
1.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矛盾雙方是相互對立的
B.矛盾雙方是相互轉化的
C.矛盾雙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雙方相互對立是無條件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意思是蟬噪陣陣,林間愈見寂靜,鳥鳴聲聲,山中更覺幽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意思是貴族人家里飄出酒肉的香味,窮人們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以上詩句皆體現了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相互滲透,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原理。B項正確,當選。
因此,選擇選項B。
【拓展】A項:矛盾雙方是相互對立的,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又叫斗爭性,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對、互相限制、互相離異、互相分化、互相批評等。A項排除。
C項:矛盾雙方是相互依存的,體現為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賴,互為條件,互為存在的前提,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C項排除。
D項:斗爭性指矛盾雙方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D項排除。
2.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勝利后,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包括:
A.另起爐灶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一致對外
D.一邊倒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毛澤東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新中國建立前夕,黨中央著手研究和制訂新中國的外交政策?芍,不包括C選項。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另起爐灶”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內容是:(1)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舊中國的外國使節將失去外交代表的身份,只能作為普通外國僑民;(2)舊中國同外國簽訂的一切條約和協定重新審查處理,凡有損中國主權的條約一律廢除;(3)肅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同時處理好外國人擁有的企業和房地產以及外國政府、私人或團體在中國興辦的文教事業;(4)凡與國民黨政府斷絕關系并對新中國采取友好態度的外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一邊倒”指的是倒向社會主義國家一邊,倒向蘇聯,但絕對不是一切依賴、更不是不要獨立自主。
3.商品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是互補關系,另一種是替代關系。替代關系是指兩種商品可以互相代替來滿足同一種欲望。下列選項中,屬于替代關系的是:
A.眼鏡框和眼鏡片
B.西裝和領帶
C.錄音機和磁帶
D.風扇和空調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主體知識。
第二步,替代品是在消費中相當程度上可互相代替的商品,一般說來,某種商品的替代品價格越高,就顯得這種商品相對便宜,因而對這種商品的需求會增加,反之則相反。
題干中,風扇和空調屬于替代品。D項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BC項:互補品是經常放在一起消費的商品,如汽車與汽油,如果汽油價格暴漲,使用汽車就會變得昂貴,因而對汽車的需求會下降。因此,當某種商品的互補品價格上漲時,這種商品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ABC項屬于互補品。ABC項錯誤。
4.由于滿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腐敗無能,中國人民飽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被迫與列強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 )是近代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A.《望廈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南京條約》,又稱《萬年和約》《白門條約》《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由中英雙方于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簽訂,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7月3日清朝與美國在澳門的望廈村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也是清政府與美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A項排除。
C項:《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志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C項排除。
D項:《辛丑條約》,亦稱“辛丑各國和約”“北京議定書”“中國與十一國關于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后協定”等,是中國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法、德、意、日、奧、比、西、荷十一國外交代表,在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后,于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排除。
5. 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級別按照性質、嚴重程度等因素用不同顏色予以表示,下列預警級別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正確的是:
A.橙、黃、藍、紅
B.黃、藍、紅、橙
C.紅、橙、黃、藍
D.藍、紅、橙、黃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生活常識。
第二步,預警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
因此,選擇C選項。
二、多選題
6.下列選項中,體現量變引起質變規律的有:
A.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C.日日復日日,年年復年年
D.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質量互變規律揭示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都表現為質與量的統一量變與質變是事物運動兩種基本的狀態,—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表現為由量變到質變和由質變到量變的質量互變過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鞏固量變的成果,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質變和量變是相互滲透的,量變中會有局部質變,質變中也伴隨新的量變和積累。
A項:“繩鋸木斷”指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水滴石穿”意思是水一直向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后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都體現了在量的積累下,量變會促成質變。與題意相符,當選。
B項:“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意思是千里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體現了量變引起了質變,與題意相符,當選。
D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體現的是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后會產生質變,促進事物的發展,符合題意,當選。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C項:日日復日日,年年復年年的意思是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做著同樣的事情,沒有任何變化,未體現質量互變規律。C項錯誤。
7.社會分配機制主要有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三個層次。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三次分配的是:
A.傷殘軍人撫恤金
B.民間捐贈
C.慈善事業
D.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體制和制度知識。
第二步,第三次分配是指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建立社會救助、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愿者行動等多種形式的制度和機制,是社會互助對于政府調控的補充。
因此,選擇選項BC。
【拓展】A項:軍人撫恤金屬于政府轉移支付,是通過政府發揮作用來實現的一種財富再分配,屬于再分配。A項排除。
D項:最低工資標準是市場經濟作用下而自發形成的收入分配體系,因此提高最低工資保障屬于初次分配。D項排除。
8.關于下列詩句所關聯的節日,下列對應正確的有:
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
B.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七夕
C.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寒食
D.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端午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知識。
第二步,A項:“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意思是遙想家鄉兄弟們登高的時候,遍插茱萸時唯獨少我一個人,描寫的是重陽節。A項正確。
C項:“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出自唐代韋應物的《寒食寄京師諸弟》,意思是雨中的寒食節更顯得寒冷凄清,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描寫的是寒食節。C項正確。
D項:“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出自南宋吳文英的《澡蘭香·淮安重午》,意思是請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描寫的是端午節。D項正確。
因此,選擇ACD選項。
【拓展】B項:“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出自唐代韓愈的《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意思是薄薄云絲四面散去,天上不見銀河,空中清風飄飄,月光如蕩漾的水波,描寫的是中秋節。B項錯誤
三、判斷題
9.“打鐵必須自身硬。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從哲學上看,這句話強調了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打鐵還需自身硬”強調了內因在事物發展變化中的根本。
因此,本題正確。
【拓展】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10.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秋收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 )
A.正確
B.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共黨史知識。
第二步,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
因此,本題錯誤。
【拓展】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基本內容包括:軍隊必須無條件地置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中央軍委權威,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指揮。
——相關閱讀——
以上是《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3.29)》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公眾號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