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16:23:11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有限時間內,寫作常常讓考生產生畏難情緒,這也成為拉開申論得分差距的關鍵因素。申論寫作的本質就是通過對題目、給定資料的分析,進而提出核心觀點,并將其論證清楚。所以不難發現,處理題目和資料是寫作的重要一環。為了幫助各位小伙伴能夠更有效進行備考,今天華圖教育就為大家介紹申論文章寫作技巧。
方法一:抓準題干有效信息
技巧:通過拆分題干關鍵詞,猜測詞的大意,理順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得出總分論點的方向。
示例:“給定資料4”中提到:“從某種意義上說,好的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請你從對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說開去,寫一篇文章。
思路:通過題干中信息,不難發現是圍繞“好政策”的積極意義展開論述,通過關聯詞也能夠拆分出三組遞進關系的分論點,即好的政策能夠滿足公民意愿、好的政策更能滋養公民理性、好的政策亦能滋養德性。
方法二:利用材料明確觀點表述
技巧:一方面,我們要明確回到材料之中找什么。1.秉持多角度原則 帶著題干分析得出的主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材料,進一步明確和完善出文章的大致立意。2.能夠支撐總分論點的內容,如材料案例、名人名言,為后續具體寫作做準備。 另一方面,怎么找同樣是效率提升的關鍵。1.題干句子出處的段落; 2.首、尾則材料;3.小題未利用的材料;4.小題涉及到的材料回顧題干即可快速撿起核心要點。
示例:進一步思考“給定資料5”中劃線句子“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參考給定資料,聯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材料片段]
楊院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談了他對當代大學教育的看法。記者問:“有人覺得人文講座對理工科學生的就業幫助不大,您怎么看?”楊院士說:“我覺得張口閉口‘有用沒用’的人,太短視!有個畢業生到浙江一家高科技企業應聘,因為知識面很寬,他的復試成績很好。他把原因歸結為人文講座聽得多,他在校期間一共聽了 400 多場講座。我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同學們不要太短視了。其實,有時候無形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錯。沒有金屬的發現,就沒有農業革命;沒有蒸汽機的發明,就沒有工業革命;沒有電磁現象的發現,不可能有第二次工業革命。但是誰發現、誰發明的?人!人靠什么支持?精神!老子有一句話:‘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可以理解為科學技術,‘無’則是精神力量,F在我帶的博士還必須背誦《老子》《論語》,很多人問這有什么用。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這些知識終究是有用的,因為人還是要有點精神生活的。”記者又問:“就業畢竟是現實的,誰也不想輸在這個起跑線上。為了就業,一些學生明顯地重‘術’而薄‘道’。您怎么看?”楊院士回答說:“什么才算是好工作?哪有絕對標準,只是不同的價值取向而已。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大學究竟是要幫助學生找個好工作,還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好公民。”
思路:
資料中,圍繞題干“工作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指出工作學習人們太功利,只學有用的東西,對于無用的東西置之不理,這樣做太短視了。所以得出思路,應尋找初心,不能太功利,才能幸福。
文章寫作作為一項考察能力,是申論備考當中的重要學習項目。立意則確立文章后續寫作寫好的前提,也唯有做好題干與材料的分析,才能讓立意更準確、更深刻。希望大家做到融會貫通,實現快速閱讀,實力迎考!
以上是《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立意找尋“準穩快”》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