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朋友而言,申論往往都是最令人頭疼的一項內容,原因就在于申論材料長、讀起來晦澀難懂,做題的時候不知該如何下手。因此,掌握合適的方法對于申論答題會有很大幫助。今天甘肅華圖就將與大家分享一下材料閱讀的方法。
一、掌握方法,會勾畫
在閱讀申論材料時,我們必須要掌握方法提高效率,因此要學會對材料進行勾畫,提煉關鍵信息?梢杂米约毫晳T的符號對要點進行批注,橫線波浪線都可以,但不要全篇勾畫,只去勾畫關鍵點即可。比如題干中要求尋找材料中的做法,那么在材料中找到相應做法后勾畫出來并用符號標注,可以在旁邊標注“做法”,或者用字母“Z”來代替。
二、把握關鍵,以詞定點
詞的閱讀其實就是以小見大的表現,在一篇長材料之中通常會有一些關鍵性的詞語會提示答案,那么就可以借助關鍵詞來快速定位確定答案,節省答題時間。常見的關鍵詞一般有問題詞、影響詞、原因詞、對策詞以及關聯詞五大類。
問題詞:問題、壞現象、壞處、弊端、漏洞、陋習、尷尬、瓶頸、矛盾、質疑等;
影響詞:有利于、有助于、有益于、促進了、提升了、不利于、不益于、損害了、阻礙了、危害了等;
原因詞:因為、由于、原因、起因、究其原因、因素、所以、因此、因而等;
對策詞:對策、建議、應該、應、需、需要、要、提議、建議、促進、推動等;
關聯詞:因此、所以、首先、同時、加之、并且、然而、從而、更、甚至、更進一步、尤其等。
例如:本世紀初中國企業剛剛開始海外購買土地時,國際輿論環境還相對比較寬松。2010年之后,中國農業企業“走出去”的國際輿論環境日益惡化,有關中國“資源掠奪論”的言論屢屢出現,一些國家紛紛出臺對中國農業投資不利、甚至帶有歧視的政策。
上述這段話反映了我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海外購地遇到阻礙。而我們可以通過其中的關鍵詞“惡化”、“不利”、“歧視”,快速判定材料所反映的核心思想。
三、連詞成句,快速定位
通過關鍵句概括段落的核心思想,提高找點準確率。在句的閱讀中,我們可以通過首句、中心句以及尾句三種方法來對句子進行定位。
如:“在中國,清明節本來是一個與農業播種有關的節日,現在通常的國發是給亡靈‘燒紙錢’;端午節起源也很高雅,現在也不過是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同樣從一個祖先慶賀豐收的節日‘淪落’為只是吃月餅……一些好的、民族的、傳統的東西正在慢慢消失,直至消亡。”像這一段話,很明顯就是在說現在的節日失去了本來的含義,那么最后一句話就能很好的對其進行概括了。
四、環環相扣,段落為終
通常而言,我們在做題過程中需要先來確定段落核心大意以及段落間的邏輯關系,從整體上先把握材料內容,劃分邏輯層次,再進一步縮小尋找范圍定位至句或詞。一般段落間的關系有:總分、并列、轉折、遞進以及因果五種。
以上是《2025年國考申論備考:材料閱讀有妙招》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提出對策題對策的三大來源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