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是行測考試中常見題型,其中主旨觀點題雖然難度不是最大的,但是有些同學在這里也總會找錯主旨。今天華圖教育就讓“假如”帶我們找出主旨信息。
拿到一道言語理解題,首先要通過問法確定文段類型是主旨題,接著通過行文脈絡分析主旨信息,如果在尾句出現“如果……那么/就……”的語句時一般都可以引出作者意圖,接下來,我們通過一道題目具體感受一下:
【示例】長期以來,我國基于服務提供場景,將養老服務劃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大類型,并相應地進行服務資源分配和統籌。這在城市中被證明是合適的,但在廣大農村地區的具體實踐中,由于支付能力不足、養老基礎設施相對欠缺,以及其他文化和社會環境等原因,嚴格意義上的社區日托服務和專業養老機構服務往往難以開展。如果讓農村地區照搬城市經驗,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前期建設資金和后續維護成本,而且難以滿足農村老人的實際養老需求。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不宜照搬城市
B.需要推進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
C.居家養老仍是農村主流養老方式
D.探索適宜農村養老方案迫在眉睫
【華圖解析】A。通過問法確定這是主旨題。接下來對題干進行行文脈絡分析。文段第一句話首先介紹長期以來的三種養老服務模式,接著第二句通過“但”轉折說明這種方式適合城市,但在農村難以開展。最后一句話通過尾句的“如果”引出的假設句指出讓農村地區照搬城市經驗會帶來“不僅……而且……”兩方面不好的結果,換句話說作者最后通過假設句說明“讓農村地區照搬城市經驗是不可行的”。接下來分析選項:
A 項,指出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不應該照搬城市的方式,A項的內容在文段當中有所體現,符合文段的主旨,保留。
B 項,指出需要推進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給出了一個對策,但是此對策在文中無對應的問題,排除。
C項,指出了農村主流養老方式是什么,但文段并未指出農村的主流養老方式是什么,文段的重點是農村發展養老服務不應該照搬誠實的方式,與文段主旨信息不符,排除。
D 項,指出要盡快探索適應農村養老方式的,作者通過最后的假設句指出的是要農村發展養老模式,不應該照搬城市發展方式,“迫在眉睫”屬于過度推斷,排除。
所以,正確答案選A
通過這道題目,相信大家都應該能夠了解在主旨題中作者也可以通過假設句來表明作者的核心觀點。所以,做題時同學們要格外注意文段尾句的假設句,學會了這個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做題時可以快速地找到主旨,從而篩選出正確的選項!
以上是《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假如”帶你找主旨》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法律知識點之刑法常識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