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13:52:0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行測言語理解中,片段閱讀一直都是備受考生重視的部分,尤其是當中占比較大的主旨類題目。很多同學在做此類題目時會糾結到底是選問題描述,還是對策?當選項出現多個對策型表述時,會進一步糾結正確答案到底該“花落誰家”。今天華圖教育就針對大家的困惑,通過兩道例題分享一些小技巧幫助大家選準對策。
【例題1】科學素質是公民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基礎。目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研究表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30多個發達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我國僅為6.2%。雖然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高很快,但發展不平衡,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別是我國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務很不均衡,農民、城鎮居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服務的機會明顯偏少。
這段話意在說明:
A.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
B.全社會應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C.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公民科學素質上存在差距
D.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不高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華圖解析】本題選A。
文段首先強調了科學素質對公民和社會的重要意義,接著通過與發達國家的對比,指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存在的比例低、不均衡的問題。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要解決這一問題,讓科學素養能發揮其積極意義。換言之,即要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對應A選項。B項的“全社會應關注”由文段無法推出;C、D項僅指出存在的問題,而文段不僅指出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指出了其重要意義,意在強調的重點應是解決問題,C、D非文段重點。故本題選A。
【技巧點撥】
這類文段有個特點,就是告訴我們某種事物很重要,接著指出它存在的不足之處或者問題,那這類文段意在說明什么呢?它意在說明彌補這個不足或者解決這個問題,發揮其重要性。那我們會發現上面的例題C、D僅是問題描述,偏離重點。而A、B都是對策項,而正確答案之所以選A,是因為我們選對策要求有針對性。本文問題在于“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不能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不是“全社會未關注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所以我們應該針對問題選對策,也就是要進一步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
【例題2】藍藻本身沒有多少危害,就怕藍藻上浮形成水華。藍藻形成水華時,一方面將嚴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氣中的氧進入水體,導致水體中溶解氧嚴重不足,造成生態失衡。長期以來人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導致大量含有氮、磷營養元素的污染物質不斷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庫等水體,造成嚴重的水體富營養化狀態,為藍藻的爆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段話意在強調:
A.謹防藍藻上浮形成水華阻隔氧氣進入水體
B.藍藻爆發會影響生態平衡以及水資源開發
C.治理水體污染是控制藍藻爆發的根本措施
D.適當引種藍藻吸收氮磷元素以優化水環境
【華圖解析】本題選C。
文段首先介紹了藍藻上浮形成水華對生態的嚴重危害,然后分析了藍藻爆發的,即人們對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與利用。由此可推知,文段意在強調要避免藍藻暴發的危害,應合理利用水資源,治理水體污染,即對應答案C。A項,“阻隔氧氣進入水體”是藍藻形成水華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項因果倒置,藍藻暴發是水資源不合理開發的結果;D項文段未涉及。故本題選C。
【技巧點撥】
這個文段的特點是告訴我們一個問題,然后分析了這個問題產生的危害,接著指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即屬于“問題+危害+原因”的文段,意在說明要找準癥結,對癥下藥,解決這個問題。換言之,針對原因選對策,即為正確答案。
以上就是針對主旨觀點題的一些介紹,華圖教育再次提醒大家選對策一定要有針對性。如果遇到文段是“重要性+缺陷/問題”那就“彌補缺陷/針對問題解決”,如果文段是“問題+危害+原因”那就“針對原因解決”。
上一篇:2025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關于“另有他因”,你選對了嗎?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