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09:20:3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貫徹執行題目在近年來的申論考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題型,也是各位同學比較犯愁的一種題型。特別是對于格式上的要求同學們更是很困難。以下就是華圖教育針對大家的問題進行的總結梳理。
1.宣傳稿、公開信、倡議書
格式:五要素(標題+發文對象+正文+落款+日期)
正文:發文背景+內容+號召呼吁
2.發言稿、講解稿、講話稿
格式:標題、稱呼
正文:發文背景+內容+總結
3.短文、短評類
格式:標題
正文:發文背景+內容+總結
4.其他類
A編者按
空兩格;正文(立足題干+概括材料)
B備詢要點
正文(概括段落大意)
C簡報、導言
標題+正文(概括段落大意)
D調查問卷
5.公文:意見、通知、會議紀要、建議書
格式:五要素(完整)
正文:意見、建議書、通知分兩段
發文背景+發文內容(具體的措施)
會議紀要:時間+地點+重要講話者+會議議題+會議內容+參會者
貫徹執行的題目考察的比較靈活,希望同學們不要死記硬背這些格式,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隨機應變,以一道2022年國考行政執法類的題目為例,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下。
例題:
《反食品浪費法》實施后,G市市場監管局出具的首張《責令改正通知書》引發了社會熱議。請根據“給定資料5”,以G市市場監管局的名義寫一封公開信,回應社會關切,正確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30分)
要求:
(1)觀點鮮明,內容全面;
(2)邏輯清晰,用語恰當;
(3)字數800~1000字。
5.2021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以下簡稱《反食品浪費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并頒布實施。//(法律出臺)5月11日,G市市場監管局向當地一所中學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并對當事人進行了約談,其原因是執法人員發現該中學食堂存在蔬菜過度挑選問題——“蔬菜葉有蟲眼或稍微泛黃,能吃卻全被當垃圾扔掉”。此外執法人員還給出建議:不太好看但還能吃的食材,可以員工內部消化,或定向捐給一些社會組織,盡量做到物盡其用,不浪費。//這被認為是自《反食品浪費法》實施之后,G市市場監管局開出的首張罰單,由此引發了社會熱議。
【基本情況:法律頒布 + 發出責令通知書 + 給出建議 + 引發熱議】
要點1:(開頭背景)5月11日,我局對我市某所中學出具《責令整改通知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浪費食品法》(后簡稱反浪費食品法)在我市的首張“罰單”,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我們就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答復與回應。
學生家長黎女士:菜葉出現泛黃等情形,實際上不單只是一個品相上“不太好看”的問題,而是食品變質的征兆。食堂工作人員扔掉這些蔬菜,是希望學生能吃上更新鮮的蔬菜。孩子在這樣的食堂吃才能保證食品安全,我們家長才能放心。這樣的良心食堂應該表揚,怎么能罰?
要點2:有人認為,涉事中學餐廳丟棄品相不好的蔬菜是為了保護食品安全,應該表揚。
該中學后勤中心主任:對于什么情況下食材可以食用,什么情況下必須丟棄,這個尺度不太好掌握。有蟲眼或泛黃菜葉給孩子吃吧,傳出去就是“爛菜葉”;不給孩子吃吧,扔了又是“浪費食物”,真是太難了!這是一場食品安全和食品浪費的打架!有時候看著食堂沒有賣掉的飯菜被倒掉,確實也覺得可惜,可是什么能捐?捐到哪里?怎么捐?沒有規范的捐贈平臺和制度,我們也無從下手。
要點3:有人反映,食堂賣不掉的飯菜哪些能捐﹖捐到哪里?怎么捐?缺少正確的制度與平臺。
某律師:要科學準確、令人信服地判斷扔掉某種食材的行為是否屬于浪費,相關執法人員不宜僅簡單憑借感覺籠統地判斷還能不能吃,而應當進一步拿出更確鑿的、有說服力的且更具可操作性的配套執行操作標準。
要點4:有人認為,對于判定丟棄某些食品食材的行為是否屬于浪費缺少科學準確、專業嚴謹的執法標準。
法學研究會某理事:反食品浪費是全社會的責任,簡單來說,做飯者、賣飯者和吃飯者,各方都有責任,也都有義務,其責任主體超過了其他法律,這是《反食品浪費法》的一大特點。當前,由于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飲食結構、飲食習慣等存在差異,法律不能一刀切地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只做原則性規定。//這就要求地方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本地反食品浪費的具體辦法,要保證立法質量,每一條規定、罰則都要有科學依據,應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發表意見,充分吸納群眾的建議。
要點5:在此,我局會根據我市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本地反食品浪費的具體辦法,保證立法質量,確保每一條規定、罰則都要有科學依據,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發表意見,充分吸納做飯者、賣飯者和吃飯者的建議。
某大學法學教授:“爭議性”執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執法者在實際執法過程中,未能真正吃透法律精神,直接“照搬”條文或者其他情況下的執法經驗。//有的甚至拿法律當標槍,作為宣傳政績和沖業績的工具。//這不僅遠離了法律制度設置的初衷,更是遠離了民意。條分縷析的法律不應被當作工具用來上綱上線,而應文以致用,讀懂生活,讀懂民心。同時,針對復雜多樣的社會實際,執法人員只有深入具體的生活案例中,才能讓法律有生命。
要點6:我局會加強整改,滿足群眾訴求,針對復雜多樣的社會實際采取以案釋法。
網民甲:我國每年浪費的食物數量十分驚人。有一項調查表明,某大學食堂倒掉的飯菜占學生購買飯菜總量的28.3%。成由勤儉敗由奢,浪費食物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浪費,而且處理食品垃圾所釋放出的氣體會產生溫室效應,也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F在,反食品浪費既然有法可依,就應該“零容忍”,這樣才能在全社會有效扼殺食品浪費的歪風邪氣,形成厲行節儉之風。
==》對應“李女士”
要點7:我國食品浪費問題相當嚴重,食品浪費不僅損耗經濟,更會產生溫室效應,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社會風氣;谖覈Z食的供需矛盾,國家出臺《反浪費食品法》,我們執法部門既然有法可依,自然應該對浪費行為“零容忍”。
網民乙:執法部門的人員給出的建議,邏輯有問題。難道內部員工、其他社會組織的人員食品安全標準就可以降格?合理的建議推動執法精確化,不恰當的提議會影響執法的公信力。
要點8:推動執法精確化,提高執法的公信力。
要點9:有人認為,我局執法人員建議將品相不好的食品食材內部處理或贈與社會組織的建議有問題。
網民丙:《反食品浪費法》的出臺,是基于我國糧食的供求矛盾,意在解決生活中糧食浪費現象嚴重的問題。另外,食品生產不能只算經濟賬,還要算上違法的代價。而且學校本來就是教育人的地方,更應該率先垂范,厲行節約,杜絕浪費,食堂這種行為不利于勤儉節約校風的形成。
同網民甲==》反對李女士
要點10:況且,學校教書育人,更應率先垂范,傳遞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因此,涉事食堂浪費食品食材,應當受罰。
梳理加工:
開頭:要點1
中間:
一、糧食浪費,處罰要容忍:要點2+要點7+要點10(這個事情對不對)
二、統一標準,處置更科學。要點4+要點5
三、提升執法能力,讓決策更精準。要點6+要點8+要點9
四、完善捐贈平臺,讓善舉有溫度。要點3+推導對策(明確捐贈內容,捐贈地點,捐贈方式)
結尾:感謝+呼吁厲行節約,人人有責
總結:
命題方向:1.找點全;分類準;對策細
高頻詞匯總結:
問題:標準模糊-對策:制定標準,零容忍
問題:執法過程不合理-對策:以案釋法,提高執法水平
問題:捐贈渠道不明確-對策:搭建平臺,全民共治
參考答案:
G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致市民的公開信
廣大市民朋友們:
大家好!5月11日,我局對我市某所中學出具《責令整改通知書》,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浪費食品法》(后簡稱反浪費食品法)在我市的首張“罰單”,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我們就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答復與回應。(103個字)。
一、糧食浪費,處罰要零容忍。有人認為,涉事中學餐廳丟棄品相不好的蔬菜是為了保護食品安全,應該表揚,但,我國食品浪費問題相當嚴重,食品浪費不僅損耗經濟,更會產生溫室效應,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社會發展;谖覈Z食的供需矛盾,國家出臺《反浪費食品法》,我們執法部門既然有法可依,自然應該對浪費行為“零容忍”。況且,學校教書育人,更應率先垂范,傳遞勤儉節約的價值觀。因此,涉事食堂浪費食品食材,應當受罰。
二、統一標準,處置要更科學。有人認為,對于判定丟棄某些食品食材的行為是否屬于浪費缺少科學準確、專業嚴謹的執法標準。在此,我局會根據我市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本地反食品浪費的具體辦法,保證立法質量,確保每一條規定、罰則都要有科學依據,充分動員社會各方面發表意見,充分吸納做飯者、賣飯者和吃飯者的建議。(149個字)。
三、提升執法能力,讓決策更精準。有人認為,我局執法人員建議將品相不好的食品食材內部處理或贈與社會組織的建議有問題。我局會加強整改,推動執法精確化,滿足群眾訴求,針對復雜多樣的社會實際采取以案釋法,提高執法的公信力。(105個字)
四、完善捐贈平臺,讓善舉有溫度。有人反映,食堂賣不掉的飯菜哪些能捐﹖捐到哪里?怎么捐?缺少正確的制度與平臺。因此我局會進一步明確捐贈內容、捐贈地點、捐贈方式,也希望社會各界、各類單位機構組織,積極建言獻策,我們共同打造安全、透明、規范的“G市剩余食品捐贈平臺”。(128個字)
最后衷心感謝各位民眾對于我市執法問題的關心,也希望大家日后能夠繼續嚴格監督,厲行勤儉節約,人人有責!(50個字)
G市市場監管局
XX年XX月XX日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