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中判斷推理部分經常會考查一種題型,即樸素邏輯,樸素邏輯題型因為沒有特別固定的推理規則,考生在解題時經常無從下手;另一方面是這類題目的題干一般較長,考生們經常被“唬住”,就直接放棄。然而,樸素邏輯雖然有一定難度,只要找到突破口,便可直接攻克,手到擒來。下面告訴大家如何尋找突破口呢?
一、尋找肯定或者確定的信息
什么是肯定或者確定的信息呢?那就是題干中已經非常明確的條件,即以此作為突破口,也就是第一步來考慮。其實,出題人給我們的條件很多,只要找到肯定或者確定的信息,并以此作為突破口,就能正確而快速的解答出題目。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眾多的條件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呢?下面通過試題為各位考生講解:
例1:甲、乙、丙在北京、南京和成都工作,他們的職業是醫生、演員和教師。已知:甲不在北京工作,乙不在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師;在南京工作的是醫生;乙不是演員。那么,甲、乙、丙分別在哪里工作?
A.南京、成都和北京 B.成都、北京和南京
C.南京、北京和成都 D.成都、南京和北京
【答案】A。解析:本題為三元素對應問題。涉及中間元素的過渡,如果利用帶入排除法把選項依次帶進題干排除比較麻煩,考生也容易繞暈,因此可以找突破口。題干信息總共五句話,只有第四句話“在南京工作的是醫生”是肯定的信息,其他全部是否定的信息,所以我們把第四句話作為突破口;結合第二句話“乙不在南京工作”,得出“乙不是醫生”;再結合第五句話“乙不是演員”得出“乙是教師”;最后結合第三句話“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師”,得出“乙不在北京”,結合上面的信息,得出“乙在成都”,符合的選項是A項。
此道題目并不難,只要找準突破口,在解決問題時會事半功倍。
二、尋找關聯信息或者交叉信息
樸素邏輯另一個突破口是可以選擇關聯信息,即對其描述最多的信息:對其描述最多,由此推出的信息也比較多?忌鷤兛梢詮倪@一點入手。下面以試題為例講解:
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乙的車不是白色。”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丙說:“丁的車不是藍色的。”丁說:“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
如果丁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答案】C。解析:該題在假設丁說實話的情況下,判斷正誤,由丁的話可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擁有紅色車的那個人說實話。三個人當中,乙說“丙的車是紅色的”,假設乙說的是實話,那么丙的車是紅色,丙也說實話,與題干只有一人說實話矛盾,所以,乙說假話,丙的車不是紅色,丙也說假話,丁的車是藍色,排除B、D,那么只有甲說的實話,甲的車是紅色,排除A選項,故答案選擇C。
這道題的突破口就是“紅色”,乙說的話和丁說的話中都包含了“紅色”的信息,從它入手解題會更快一點。
以上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樸素邏輯如何找“突破口”》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上一篇: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題作答“兩把刷子”:代入法與排除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