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 09:56:3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片段閱讀一直都被很多考生視為決定言語理解與表達準確率的關鍵。而近年來,隨著考試題目越來越靈活多變,片段閱讀中的推斷下文題出現的頻率也開始有所增加,值得廣大考生予以重視。這類題目雖整體難度不大,但很多考生卻因解題的慣性思維而屢屢掉入出題人設置的“陷阱”中。今天華圖教育就跟大家聊聊如何避開出題人在這類題目中設置的“陷阱”。
大家在解決這類題目時,往往會因其問法“文段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而過分關注尾句,一味盯著尾句中出現的話題、尾句的意思去尋找答案,而忽略了解決這類題目的根本其實是在準確把握行文脈絡的基礎上合理推斷后文內容。所以要想避開出題人所設置的“陷阱”就需要我們在解題時從整體行文入手,如?嫉目偡、并列結構,再把握文意與話題,來決定是否要基于尾句推斷后文內容。
【例題】
物品超越使用價值,具有鼓舞人心、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作用,是現代的產物。工業革命之前,人人生根在自己的階層里,甚至連服裝款式、面料和顏色都互不混淆。1829年的一本時尚手冊里寫道:“在那個時期,擁有一個貴族頭銜是成為時髦人士必不可少的條件,每個階層都有其服裝款式風俗和習慣,在這方面子憑父貴,出生于低等階層的人只能自嘆不如。”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介紹的是:
A.物品超越使用價值的表現
B.工業革命前階層固化的原因
C.工業革命如何使物品超越使用價值
D.社會文明進步的一般發展歷程
【華圖解析】C
文段首先指出物品超越使用價值是現代的產物。第二句話說明工業革命之前的人,生根在自己的階層里,服裝款式、面料等互不混淆。第三句話引用1892年時尚手冊中的話來證明,在那個時期即工業革命之前每個階層的人都有其固定的服裝款式風俗和習慣。二三兩句話共同指出物品在工業革命之前其實并沒有超越使用價值,故后文要表達的內容應圍繞工業革命或工業革命后物品是如何超越使用價值的。
A項物品超越使用價值的表現未體現出物品超越使用價值與工業革命的關系,與后文話題無關,排除;
B項工業革命前階層固化的原因脫離文段話題“物品超越使用價值”,排除;
C項在說工業革命如何使物品超越使用價值,是圍繞工業革命期間的話題談的,合理銜接,保留;
D項社會文明進步的一般發展歷程脫離文段話題“物品超越使用價值”,排除。
故答案為C。
推斷下文題解題的本質是要分析行文脈絡,如果文段重點在結尾,就多多關注尾句,否則就要依托于行文邏輯合理推測后文內容。最后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石以砥焉,化鈍為利。公考雖難,但相信只要我們全力以赴,日拱一卒,功力必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