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10:12:07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
以人民為中心增強文化自信。人民群眾是文化的延續者、傳承者,文化的創新和傳承需要充分發揮群眾作用。政府對于地名的命名應該尊重民意,發揮好群眾作用;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也離不開繼承人;古詩詞、書法、水墨等文化的延續也離不開公民。唯有在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才能讓居民生活得更加舒服,精神更加充實,同時對于文化本身而言也是保護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化傳承延續的過程中,諸如地名的修改、傳統文化方式的要廣聽民意、善聽民聲。
以文化創新增強文化自信。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再到故宮一改過去的“嚴肅臉”,變得“萌萌噠”,甲骨文手機表情包成為斗圖“新寵”。近年來,優秀傳統文化紛紛走出“故紙堆”,以時尚有趣的形象“飛入尋常百姓家”,給人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大餐,也點燃了大家對中華悠久文化和厚重歷史的熱情。傳統文化“老”,但不能“舊”;傳統文化“古”,但不能“板”。盡管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各良心媒體傳遞的精神,發揮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約束不良問題,宣傳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未來文化傳承中要因地制宜,認真挖掘當地文化資源,創新文化傳承形式,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既要深入挖掘傳統優秀文化的豐富內涵、融入新時代的精神內容,使其能夠與時俱進,源遠流長,又要立足群眾需求、結合當下的智能化手段,創新文化表現形式,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唯有此,才能構建文化建設新格局,增加文化發展動力,從而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進而提高國際競爭力。
以上是《2025國家公務員考試:增強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