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11:29:48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和概括歸納題目相比,綜合分析類在考察形式和考查難度上都上了一個臺階,往往令考生難以把控,甚至能在這個題型上常常感到來自命題人的“惡意”。其根本原因就是“綜合”和“分析”兩個詞語的內涵本身就不好把控,而依據它們出題,更是難度凸顯。
這里的“綜合”指的是綜合性的考察,將不同個體放在一起進行考量,這需要我們有高度的概括領悟能力,特別是答題中凸顯“邏輯的完整性”,讓要點齊全的同時各個部分邏輯縝密,使答題內容無縫銜接;“分析”指的是在材料客觀事實給定的情況下,透過現象挖掘本質內容,由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由偏到全,由點到面,實現現象本質的完整呈現。
再一個,與概括題單一的答題方向相比較,綜合分析題目答案要素的綜合性讓兩種題型的對比強烈;加之題型問法變化多樣,總體難度上升也是在所難免的。
華圖教育羅列了綜合分析幾種常見的難點,供考生們體悟了解,以便精準地把握此題目:
難點一:要素明確類題目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要素分析題在命題方式上和概括題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是由“概括”變為了“分析”二字,所謂概括指的就是由已知的材料得到已知內容的過程,用規范的語言將材料內涵表達出來即可,這個過程的難點往往是規范用語的積累和表達;而分析就是由已知到未知內容的提煉,只需要我們洞悉材料本質,深入挖掘內涵。
我們以2016年國考地市級題目第三題為例,“請分析引發民眾在網絡上討論政府政策這場熱議的主要原因”。這道題目很難,因為平均分很低;但是這道題目又不難,前提是你需要善于運用“合理推導與分析”的能力。每每有同學看過這道題目的參考答案,就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慨,其原因就是在于死板找材料要點并不能滿足本題提煉要點的要求。需要簡單推導。比如“政策只有和自己利益緊密相關的時候我才會去關注它”云云,這樣的話這些要點就應該是唾手可得的了。
難點二:要素不明確類題目的要素區分與綜合的能力
我們以理解類題目為例,這也是國考和各省省考中常見的分析題類型?忌谧鞔鸬臅r候經常會有“我在答什么題,我寫的是哪方面的要點”的疑問,帶著疑問硬著頭皮寫下去。其實這很正常,其問題本質就是我們漢語的精妙性。我們以2018年國考地市級第三題為例:
“給定資料4”提到,“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為滿足經濟或某種美觀訴求,顯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視而危險的。”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好長,看起來也好難。其實不然,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道題目里面很多要素是重復的。本題的大體思路應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那么,“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僅僅滿足經濟或某種美觀訴求很短視且危險”的表現就是其危害,也是這樣做很危險的原因。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道題目的“表現”“原因”“影響”是要點重復的,這在標準答案中也有所體現。
以上是《2025國考申論備考技巧:從“綜合”與“分析”出發解讀題型難點》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