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08:51:3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教育
建設生態文明 補齊小康短板
習近平指出,要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 存。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人的生存來說,金山銀山 固然重要,但綠水青山亦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是無可代替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的決勝之年,我們必須補齊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真正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 位一體”上協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由政府作主導。政府可以將國家的生態理念系統貫穿于規劃、決策、 督察審批制度和政府文化等執政全過程、全方位。政府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主導力量能夠為本地區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并有權力和優勢采取相應管理和考核辦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由高污染向綠色轉變。通過政府強大的“看得見的手”合理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健全完整的生態綜合治理體系。政府部門及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引領構建生態文明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以法律作保障。依法治國進程的逐步推進,社會治理必須有法律作為底色,把政策上升為法律,才能真正指導社會生活,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違法必究!禖山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作為地方政府規章,能夠有效規范環境治理活動,將管理與考核辦法規范化制度化有利于形成長效的監督巡查機制,也有利于政策制度的略低生根。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同時,有全面依法治國予以保障便有望行穩致遠。
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公眾的共同參與。公眾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大的當事人,生態語境里同樣存在命運共同體,每個人都不可能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每個個人都能夠自覺做到保護生態環境,做到簡單的惜水、愛水、節水便能匯聚成江河,每家企業都能夠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做到污水處理后排放,調整產業解構便能實現綠水青山。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增強全社會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在小康的進程中全民參與。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已經成為了基本國策,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協同描繪出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的小康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