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08:38:47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發布: 人社部工作安排:2021年第四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啟動實施,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2交流群匯總】 ,2022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1年1月
一、就業
工作進展情況:就業形勢逐季好轉、總體穩定、好于預期。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12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5.2%,城鎮登記失業率4.24%,均低于預期控制目標。一是穩就業政策體系進一步豐富完善。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創新實施28項突破性政策,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組合拳。社保“免減緩降”政策為企業減負1.54萬億元。向608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1042億元,受益企業戶數是2019年的5倍。發布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和線上申領渠道,支出就業補助和專項獎補資金千億元。出臺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擴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范圍,提高貸款額度。二是重點群體就業扎實推進。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推進行動,出臺加強就業見習、貧困家庭畢業生就業幫扶政策措施。開展“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先進事跡宣講活動。加大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幫扶。建立長江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實名制動態幫扶信息系統,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工作。三是職業技能培訓持續加強。開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創新開展以工代訓。組織實施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百萬青年技能培訓行動、創業培訓計劃、長江流域退捕漁民職業技能培訓、康養培訓計劃等專項培訓計劃。四是就業服務持續優化。強化線上就業服務,開通全國統一的線上失業登記、畢業生求職登記等服務平臺。開展民營企業招聘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等專項服務活動。開展雙創示范基地校企行活動,組織舉辦“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加強失業登記服務管理。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促就業行動。五是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進一步加強。制定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在全國自貿區內試點開展人力資源服務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組織實施西部和東北地區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援助計劃。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完善穩就業政策。調整延續2020年底到期的有關政策,繼續實施普惠穩崗返還、以工代訓等政策,支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二是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拓展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動員公共部門增加招聘招錄規模,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開展重點幫扶。啟動實施第四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落實十五部門農民工就業創業文件,完善服務、培訓、權益維護協調聯動、一體推進的工作體系,促進農民工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組織實施“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就業幫扶長效機制,穩定脫貧人口就業規模。扎實做好退捕漁民、失業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三是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和創業。貫徹落實靈活就業文件,加大政策扶持,持續減負清障,支持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四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等專項培訓計劃,加大對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其他重點就業群體的技能開發和培訓。五是健全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施就業服務升級計劃,組織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完善常態化統計監測制度;I備第一屆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大會。制定推動新時代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二、社會保障
工作進展情況:截至12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99億人、2.17億人、2.68億人。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2萬億元,總支出5.75萬億元,累計結余6.13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全國持卡人數達到13.35億人。電子社?ɡ塾嫼灠l超過3.6億張。一是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所有省份均啟動實施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考核驗收工作扎實推進。全國統籌相關準備工作穩步推進。工傷保險基金實現省級統籌。印發《工傷預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二是確保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全面完成,惠及超過1.2億退休人員。失業保險保障范圍擴展至所有城鄉參保失業人員,全年1337萬人領取不同項目的失業保險待遇,比2019年增加841萬人。三是做好長江退捕漁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17.2萬名符合參保條件的重點水域退捕漁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各地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取得積極成效。四是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所有省份均啟動實施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工作,合同規模1.24萬億元,到賬金額1.05萬億元。印發關于調整年金基金投資范圍的通知。推進職業年金市場化運營,全國32個統籌區已啟動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規模突破1萬億元。加強基金風險防控。五是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提升。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穩定運行,提供9類28項全國統一服務,總訪問量超過15億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將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長1年,調整完善新一輪失業保險擴圍穩崗政策。二是加快推進全國統籌。加大基金中央調劑力度。按照公平統一、權責一致、循序漸進,抓緊推進全國統籌準備工作。三是擴大工傷保險覆蓋范圍。推進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推進新業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工作。四是加強社;痫L險防控。推動城鄉居民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暢通高技能高層次人才加入企業年金的機制。
三、人才人事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實施人才服務專項行動。推進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累計出臺20個系列改革意見。做好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分步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工作。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完善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和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職業標準體系,發布互聯網營銷師等25個新職業信息,頒布56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二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成功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統籌開展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開展第十五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公布106種國家級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材目錄,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增補31個專業。建設129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73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三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遴選406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員,開展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選推薦工作。開展博士后科研項目、交流培養等資助計劃。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新建20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開展新疆、西藏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特殊培養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快技能人才發展。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及配套文件。制定實施技工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健全完善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推動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健全職業技能競賽體系,組織開展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和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等賽事,籌備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做好第十五屆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工作。二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做好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表彰相關工作。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等高層次人才選拔。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繼續開展新疆和西藏特培工作。
四、勞動關系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勞動關系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及時出臺涉疫情勞動關系相關政策文件,指導企業依法妥善處理勞動關系。規范企業共享用工,推廣電子勞動合同。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開展千戶企業培育共同行動。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取得積極進展。會同國家協調勞動關系三方部署實施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二是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和國企工資分配工作取得新進展。指導各地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完成企業薪酬調查工作,在國家層面首次發布薪酬價位信息。繼續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的實施。三是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調解仲裁扎實開展。制定法律政策適用指南,指導各地依法加快處理涉疫情爭議案件。發布第一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統一裁審法律適用。繼續推廣使用“互聯網+調解”服務平臺。四是根治欠薪工作成效顯著。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為64.8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65.2億元。部本級集中 公布2批次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信息80條,公布40件重大欠薪案件。各級人社部門向社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804件,將911個違法失信企業列入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車輛登記、銀行賬戶、不動產登記查詢規定,完善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配套措施。組織開展2019年度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行動,扎實推進冬季專項行動。依托“根治欠薪進行時”平臺,加強舉報投訴線索轉辦督辦。組織開展農民工工作督察,開展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評選表彰活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進一步深入實施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行動,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的指導服務。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作用,繼續深入推進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二是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深入推進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和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三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解,開展“打造百家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活動。加強對重大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指導協調。加強裁審銜接,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裁審法律適用和程序銜接指導意見。加大“互聯網+調解”服務平臺推廣力度。四是持續推進根治欠薪工作,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欠薪矛盾隱患的排查力度,深入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加強日常監察執法。
五、人社扶貧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就業扶貧增收入。貧困勞動力務工人數3243萬人,全國9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持。先后出臺12個專門文件,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平臺企業助力脫貧攻堅專項行動等4項專項行動。二是技能扶貧強素質。全面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截至12月底,全國組織貧困勞動力培訓超過270萬人次,技工院校當年招收貧困家庭學生約8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國技工院校累計招收貧困家庭子女36萬人,貧困家庭中有1人次以上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占61%。舉辦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來自30個省份的34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參賽。深入實施技能脫貧千校行動,推動“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技工院校建設。推進西藏技師學院和南疆四地州技工院校建設。三是社保扶貧保生活。截至12月底,全國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持續保持在99.99%。四是人才人事扶貧促發展。“三支一扶”計劃共選派高校畢業生22.5萬名,從事扶貧服務人員占比從2012年的23%提高到2019年的36%。“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1.92萬人通過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取得高級職稱。組織實施61個示范性專家服務團,新建11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
下一步工作安排:鞏固人社扶貧成果,拓展政策幫扶效應,加強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一是大力發展扶貧車間等就業載體,加強返鄉創業載體建設,規范管理公益性崗位,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實施第四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二是對低保、特困、致貧返貧人員繼續實施政府代繳保費政策。推動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三是繼續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實施“技能中國”行動,開展面向欠發達地區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開發。四是聚焦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強化人才支持、定點幫扶工作。深入開展專家服務基層行動,繼續實施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傾斜政策。
六、行風建設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抓快辦行動提效能。部署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推進人社服務事項“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跨省辦”。啟動實施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上線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開通44項全國性服務和306項地方特色服務,總訪問量超過6.2億人次。印發進一步優化人社公共服務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了7類涉老高頻服務事項和20項具體工作。二是抓告知承諾減材料。繼續做好“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報名”和社保經辦18項人社服務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施工作。制定部本級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實施方案,在24個辦事事項、89件次證明材料實施告知承諾制。三是抓練兵比武強素質。組織全系統依托部練兵比武在線學習平臺開展業務技能“日日學、周周練、月月比”活動,實現窗口人員全覆蓋。舉辦全國人社系統業務技能練兵比武統一在線比試活動。四是抓調研暗訪補短板。健全問題發現機制,暢通問題反饋渠道,常態化開展窗口調研暗訪。各地普遍采取廳局長走流程等方式開展專項整改。五是抓服務評價轉作風。在全系統部屬開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了解企業和群眾對人社政務服務的感受和訴求,提升服務質量。六是抓政策透明促公開。持續開展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工作,促進政策公開透明。七是抓典型宣傳樹形象。上線“標兵選手講政策”短視頻,制作人社服務標兵和練兵比武優秀選手“云宣講”視頻,推廣地方典型經驗做法。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深入實施人社服務快辦行動。推動“快辦”擴面提速,大力推進異地事項“跨省辦”。二是大力推進信息化便民服務創新提升行動。推進人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三是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標準體系。完善人社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和人社服務評價標準體系。四是優化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便民服務。優化窗口服務,提供上門服務,改進線上服務。五是完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強化常態化調研暗訪和問題核查整改。六是全面提升窗口隊伍經辦能力。組織開展常態化練兵和多樣化比武。七是持續擴大行風宣傳影響。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和典型激勵推廣。
原文標題:202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_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文章來源: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jd/xwfbh/lxxwfbh/202101/t20210128_408637.html
(編輯:干飯人)貼心微信客服
Q群福利小灶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