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 15:13:5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2國考常識備考之怎樣更準確地做好意圖判斷題?
不管是公務員考試還是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當中意圖判斷題是必考題型并且也是考察的重點。意圖判斷題的特點是閱讀量大,主觀性強,對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和語感要求較高。老師講課時很多考生會跟著學知識點,學解題技巧,但是一旦自己單獨做題時就完全基于自己對文段的主觀理解,完全忘記學過的解題技巧。再加上考試時時間有限,這時考生們很容易在兩個選項中徘徊,最后選擇錯誤的選項。
因此在本文中就給大家總結了考生在作答這類題目時的解題思路和技巧,可以幫助大家在做題時能夠提高正確率。
解答意圖判斷題的第一步是要先看題目問法,從而確定題型。
1.提問方式: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闡明、強調)的是?
通過這段話作者想/要表達(說明)的是?這段文字表達的意圖/目的是?
這則寓言給我們的啟示是?
辨別關鍵詞:意在,想,目的,啟示
2.解題思路
第一步,通過提問方式確定是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通過關聯詞,行文脈絡,輔證等方法確定文段重點;
第三步,根據重點及主體一致選擇答案。
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偃粑亩握撌錾鐣洗嬖诘膯栴}并且文段沒有說明解決問題的對策,那么我們從選項中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谌粑亩沃幸呀浾f明解決問題的對策,那么對策就是重點,我們就不用再從選項中找對策了,直接選擇對文段的對策的同義替換或精簡壓縮的選項即可,這時跟主旨概括題的答案是一樣的。
、廴粑亩魏瓦x項中無對策,那么選擇主旨項,即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或精簡壓縮的選項,這時也跟主旨概括題的答案是一樣的。
【例1】自人類在地球蠻荒的原野誕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類活動的印記。原始文明,先民對大自然頂禮膜拜,人類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農業文明,隨著智力的發育和對宇宙認知的增加,人類在敬畏自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進入工業文明,人定勝天的驕傲心態侵蝕了人們的神經,人類開始無窮無盡地向自然索取資源,肆無忌憚地向大地傾倒垃圾。人類違背自然的行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劇烈的創傷,也使其一次次向人類實施無情的報復。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文明進程與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水平未必一致
B.敬畏自然是正確處理人類與大自然關系的前提
C.人類對大自然的錯誤態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
D.人類應當建立尊重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從提問方式可知本題是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是背景鋪墊,說明人類活動對自然演進的影響,之后分別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闡述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演變,尾句進行總結。文段結構是“分—總”結構,文段的主旨句為最后一句,即“人類違背自然的行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劇烈的創傷,也使其一次次向人類實施無情的報復”,這也是社會上存在的客觀問題,即人和自然在互相傷害。文段里沒有給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那么我們要從選項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即人們要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
第三步,對比選項。D項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對策,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和B項:“進程與認知水平是否一致”和“前提”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C項:為問題本身,意圖題答案應優先選擇有效的對策。
【例2】在一些英語國家,人們長期以來存在語言優越感,其外語能力并不能令人滿意。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因為英語地位優越,美國人一直很自負,不重視外語人才的培養,結果在伊拉克戰爭中吃了虧。類似的經驗教訓啟示我們,不應只把眼睛盯在英語等少數幾種使用范圍廣泛、使用人數眾多的語言上。國家在制定語言人才培養政策時,要有統籌規劃的意識,應充分考慮各國、各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像保護瀕危動物和生物多樣性那樣保護瀕危語言、保護文化多樣性。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應以尊重、謙虛的態度面對語言的多樣性
B.國家的語言政策應當與時俱進、不斷調整
C.保護瀕危語言是語言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標
D.制定語言人才培養計劃應有更全面的考慮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從提問方式可知本題是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一個現象,即“在一些英語國家,人們長期以來存在語言優越感,其外語能力并不能令人滿意”,接下來通過“比如”一詞來舉例論證上述現象。接著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我們不應只把眼睛盯在英語等少數幾種使用范圍廣泛、使用人數眾多的語言上”,文段的最后一句提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即“國家在制定語言人才培養政策時,要有統籌規劃的意識,應充分考慮各國、各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像保護瀕危動物和生物多樣性那樣保護瀕危語言、保護文化多樣性”。既然文段中已經給出對策,那么我們直接選對對策的同意替換或精簡壓縮的選項即可。
第三部,對比選項。D項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對策,符合文段意圖。
因此,選擇D選項。
A項、B項、C項:“尊重、謙虛的態度”,“時俱進、不斷調整”和“重要目標”文段未提及,無中生有。
【例3】基因性狀、疾病之間有著非常復雜的關系,破譯這一關系最原始的方法是上世紀中葉建立的基因連鎖分析:通過比較受遺傳疾病影響的家族中不同成員的染色體條帶或遺傳標記的異同,在染色體上定位致病基因。這種方法在研究單基因遺傳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其缺點是分辨率有限,很難準確地定位到單個基因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基因和疾病的關系難以準確破譯
B.基因連鎖分析方法存在明顯缺陷
C.單基因遺傳病更容易找出病因
D.基因分析有助于精準治療遺傳病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從提問方式可知本題是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基因連鎖分析這一話題,并且通過冒號后面的內容對其進行解釋說明,最后通過一個轉折關聯詞“但”引出文段的重點,即指出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什么。文段為“分—總”結構,尾句是主旨句,轉折之后是重點,強調基因連鎖分析方法存在問題。文段沒有給出對策時我們首先要從選項當中找對策,但分析選項后發現,四個選項中沒有對策項,這時我們就只能選擇主旨項,即對原文重點的同義替換或精簡壓縮的選項,這時也跟主旨概括題的答案是一樣的。
第三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B選項。
A項、C項和D項:均沒有提到文段的核心話題“基因連鎖分析方法”。
綜合上述三道例題來看,意圖判斷題優選在重點之上的對策,次選主旨項(跟主旨概括題一樣的答案)。
上一篇:一個男孩的逆襲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