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16:36:2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2國考言語理解備考之主題詞篩選
大家都知道在言語理解與表達中,主旨概括和意圖是必考題型,一般占到言語理解與表達的30%左右甚至更多,一方面考察的題量比較大,另一方面主旨概括題本身比較重要,是一些題型的基礎,所以這部分需要大家重點掌握。但是考生們在做主旨意圖題的時候,會因為一些混淆選項分不清題干的重點,找不到核心主題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如何通過主題詞篩選的方法進行解題。
主題詞篩選也叫“話題一致”,因為話題也是由主題詞構成的。這一個技法很重要,大多數的題目都可以通過這一方法解題。
那什么是主題詞篩選?我們需要在文段中找到文段主題,然后從選項入手排除與文段主體不一致的干擾項。所以重點就是先確定主題詞是什么。如何去確定主題詞呢?
首先,文段中反復出現的高頻詞很可能就是我們整個文段的主題。其次,主旨句中的關鍵詞,像是主語或賓語,往往就是主體。如果能順利找到主題詞,往往能幫助我們迅速排除混淆選項或者直接鎖定正確選項。接下來我們就來小試牛刀一下吧!
【例1】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絕不是說市場是萬能的,可以把一切交給市場;更不是認為政府對市場可以撒手不管。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方面是要解決政府越位,即對市場干預過多和干預不當問題;另一方面是要解決政府缺位,政府要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管的事管好。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場“無形的手”發揮作用,才能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是:
A. 政府要把該管的事管牢管好
B. 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C.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天然優勢
D. 政府的監管是對市場失靈的矯正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講了市場不是萬能的,然后通過“一方面……另一方面……”闡述如何發揮政府的作用。最后通過必要條件“才”指出政府和市場共同發揮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步,文段重點在“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場‘無形的手’發揮作用……”(文段結構為“分-總”),主要講的是“政府”和“市場”兩個主體的重要性。
第三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B選項。
大家來看一看如何利用主體快速篩選答案吧!
A項只涉及“政府”這一主體,缺少“市場”這一主體。
C項只涉及“市場”這一主體,缺少“政府”這一主體。
D項只強調了“政府”的作用,不全面。
【例2】鄉村振興根本上是要實現農村經濟增收和農民收入提高,其前提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水平。由于農業行業天然具有較大風險的特征,因而需要政府引導更多資本、有效分散風險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其匹配,通過產融結合完善農業產業鏈;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將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更多投入到附加值高的綠色優質安全和特色農產品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
以下最能概括這段文字主要內容的是:
A. 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創新
B. 鄉村振興的本質和基礎
C.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
D. 鄉村振興戰略的改革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話題“鄉村振興”,并介紹其根本和前提。接下來通過原因“農業天然具有較大風險”,引出對策。對策部分是由“因而”引導的兩個并列分句,主要講了金融制度安排、完善農業產業鏈、農業產業升級,是一系列體制機制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
第二步,文段重點在表結果的關聯詞“因而”之后,強調體制機制的創新。
第三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A選項。
大家來看一看如何利用主體快速篩選答案吧!
B項:文段重點講做法,而不是“本質和基礎”。
C項、D項:主體是“鄉村振興戰略”與文段主體“鄉村振興”不符,且“實踐”過于泛泛,文段已經提到具體做法;“改革”指改掉舊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文段雖提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其為“通過”之后的內容,屬于方式,目的是達到“農業產業升級”。
在以主體篩選法做題時需注意,高頻詞有時并不完全等同于主題詞,文段中主體表述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小伙伴還應當注意的是,做主旨觀點題時,運用主題詞篩選法的同時還要把文段的行文脈絡拎出來,這樣才能找到最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