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15:48:01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2年國考行測言語理解知識點:細節理解題要學會“挑軟柿子捏”
言語模塊中,細節理解題難度不算太大,但也是眾多考生較為頭疼的一類題型。大家的普遍問題不在于答題的準確性,而在于答題的速度上。因為要分別對比每個選項與原文是否一致,導致答題效率很低,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又會導致準確率的問題,這就讓大家犯了難。有小伙伴就會問,有沒有能適應所有細節題的秒殺技巧呢?答案是沒有的,但是針對細節題中的一些特殊題型,華圖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快速解題的思路,比如選項中出現了對比的題目。
通過對近幾年國省考真題的觀察,我們會發現,細節題中的有的選項會出現原文中兩個事物的對比,而這種對比大多數情況下原文是沒有的,即便文中確實有比較,那也是一目了然,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選項,優先判斷其正誤,實現快速解題。這就是“撿軟柿子捏”的道理。
以下題為例:
【例題】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最優規模”,它取決于城市規模正反兩個效應的相互對比。在現實中,正面效用主要是城市經濟的集聚效用,負面效用則包括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房價高昂、基礎設施不足等。經濟集聚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也會使城市的土地和住房價格上漲,這時,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均會有所上升。城市的擁擠、污染和犯罪問題也會抵消城市擴張帶來的好處。只有當一個城市所帶來的正效應超過其生產或生活成本時,企業和居民才會留在這個城市。
下列說法與文意不符的是
A.城市“最優規模”取決于正負效應的平衡
B.大城市的負面效應往往大于它的正面效應
C.擁擠、污染和犯罪等問題會影響城市的擴張
D.經濟的集聚效用是決定城市規模的重要因素
【答案】B。華圖解析:第一步,閱讀文段,將選項與文段一一對應。
第二步,辨析選項。A選項對應文段第一句話,“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最優規模’,它取決于城市規模正反兩個效應的相對”符合原文。B選項,文段未提及大城市的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之間的關系,屬于無中生有,不符合原文。C選項對應文段的倒數第二句話,“城市的擁擠、污染和犯罪問題也會抵消城市擴張帶來的好處”符合原文。D選項對應文段的最后一句話,“只有當一個城市所帶來的正效應超過其生產或生活成本時,企業和居民才會留在這個城市”。“經濟的集聚效應”就是正面效應,當正面效應超過其生產生活成本時,城市規模才會擴大,符合原文。
因此,選擇B選項。
這是我們完整的解題思路,雖然準確,但是速度上就沒有那么快了。而利用我們剛才所講的小技巧,先觀察選項,直接找到對比項作為突破口,發現B選項中有正負效應的大小對比,回到原文,發現文中無對比,直接確定答案,這樣便能節省一定的時間。
當然這并不代表所有出現對比的選項都與原文不符,我們只是把它作為解題的切入點?梢园褜Ρ软椬鳛榍腥朦c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從以往考試經驗來看,它作為與原文不符的選項出現的頻率更高;二是因為對比選項相較與其他選項,更容易判定正誤,不太容易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判斷的準確性會更高一些。因此如果細節題中出現對比選項,我們可以優先判斷該選項正誤,便能又快又準的完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