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15:10:1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援引”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引用。 援引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引出說
話人的觀點。援引觀點從態度傾向上可分為兩類:
1.正向援引
在正向援引中,通常是引用某人的話作為例證,從正面對自己的 觀點進行支持或者加強。一般在援引之前都會出現“正如”一類的字 樣,援引之后都會有表述結論性的引導詞,如“因此”“所以”“可見”“總 之”等引出作者的觀點。
2.反向援引
在反向援引中,表述初始通常要先樹一個靶子,一般用“有人認 為”“通常認為”“傳統認為”“有一種觀點認為”“大多數人以為”等字樣 作為引導詞引出話題,然后用表示轉折性的引導詞,如“但是”“其實” “實際上”“事實上”等引導出自己與之不同的觀點,進行反駁或批判。
考生在運用這一技法時要注意根據援引的標志辨別觀點出現的 位置以及態度傾向性,從而更為準確地把握作者觀點,尤其是隱含著 的觀點。
【例1】在古典傳統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諧的經典認識與體現。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罄、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樂器就會非常單調。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和諧源于中國古典音樂
B.差異是和諧的必要條件
C.中國人很早產生了和諧觀念
D.音樂是對和諧的經典認識和體現
【解析】B。文段先是援引了孔子的觀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接著用“所以”引出作者的觀點“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可見,作者的觀點與孔子的觀點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正向援引。最后用一個中國古代樂器的例子來證明這一觀點。B選項正是作者觀點的同義替換,這里差異與多樣性是近義詞,故選B。
【例2】中國傳統觀念認為,中藥就是模糊的概念,藥材種植條件不同,質量、藥效就存在差異。但事實上,中藥的某些參數是可以人為控制的。以德國產的銀杏黃為例,盡管原材料銀杏也是從中國各地收取的,原材料本身存在差異,但通過德國的技術萃取之后,產品質量最終是統一的。這也意味著,后期生產加工工藝對于原材料本身存在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緩沖作用。
這段文字說明了:
A.中藥受原材料質量差異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技術控制
B.中國中藥藥材不如國外的質量好
C.中藥的質量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D.德國技術萃取之后的藥材質量更好
【解析】A。文段先用“中國傳統觀念認為”援引他人的觀點,然后用“但事實上”一詞進行轉折,這是典型的反向援引,由此可知作者的觀點是可以人為控制中藥的參數。接下來通過“德國產的銀杏黃”的例子進行論證。文段是分--總--分的行文結構,重點句是“中藥的某些參數是可以人為控制的。”A項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都強調人為控制。而文中根本沒有將中外的中藥質量進行對比,排除B選項。C項是對中國傳統觀點的轉述,對應他人的觀點,卻不是作者自己的觀點。D項圍繞例子闡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