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5:57:0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結構化面試職業認知類題目是不少考生公考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是普遍考生公認的難題。究其原因,考生在作答時往往呈現出兩種極端的現象:要么面對題干觀點一片空白、啞口無言;要么滿嘴車轱轆話、反反復復、乏味無力。廣大考生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哲學家”和“有人說”的觀點論證展開不夠理想、言之無物,而支撐觀點要做到論證有力,講道理和擺事實必須并駕齊驅。講道理和擺事實就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需要考生掌握其技巧并有一定的積累。今天就講事實和擺道理的注意事項和積累角度,做簡單分享:
考生在運用講事實和擺道理的方法進行觀點論證時,可以聯系自己在筆試申論科目中文章寫作類題目寫議論文的方法。在議論文寫作中,我們經常會運用到五句法論證觀點成立,即:分論點句、闡釋句、材料句、分析句、結論句。因此,考生不妨舉一反三——結構化面試職業認知類題目論證觀點成立亦可如此。闡釋句即可理解為講道理,材料句即為擺事實,而在結構化面試考試中可能沒有材料,故材料句擺事實的部分可能需要考生自行積累而不是如同申論考試直接在材料中進行概括提煉。
講道理部分廣大考生不可忽視。不少考生在結構化面試職業認知類題目作答時很容易陷入“分論點-舉例子-回扣分論點”的怪圈,且把例子說的過于冗長,意圖用例子來“混”時間,其實這些都會導致論證無力?忌诖痤}時不應將職業認知類題變質、變味,一味堆砌、背誦人物事例,甚至為了講事例而去講事例,反而脫離了觀點。講道理與擺事實同等重要,二者相輔相成、不容忽視,講道理是觀點與例子之間的銜接和過度,需要考生運用自身的語言將凝練的觀點具體細化演繹,不可缺少。如:哲學家的這句話還告訴我們光有夢想不行,還要有信心、有勇氣,大膽、努力地去探索、去追求,夢想才有可能實現。(論點)沒有人能夠通過做“白日夢”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在實踐中經過磨礪,我們才能獲得經驗與教訓,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開闊人生的視野。只有不斷的采取行動,我們才能離夢想越來越近。(講道理,細化演繹)
擺事實與講道理結合使用,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向考官闡釋清楚對于觀點的見解之后,為了使我們的論證更有說服力,我們不妨趁熱打鐵、引經據典,擺一些名人名言、典型事例使觀點更有說服力、使考官更能夠信服?忌朐诳紙鲋心軌蚴褂门c論證觀點相契合的論據,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需要在備考前期適當積累。首先,考生可認真打磨一至兩個適合自己的“萬能論據”,因為大多典型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都是多元的,其事例放在不同的話題里都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袁隆平院士的例子,我們在夢想、信念、堅持、事業、科學精神等多個話題中都同樣適用。其次,分話題積累習近平總書記的名言,我們可以按照五位一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亦可按照面試熱點話題,如:人民、創新、夢想、名利、奉獻等進行積累,每個話題一至兩句即可。最后,考生需注意活學活用、不用過分拘泥,正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很多考生會覺得自己積累的論據用不上,但其實只是自己沒有找到論據與觀點之間銜接的“開關”,所以考生要想在考場上做到以不變應萬變,需要在考前對于自己積累的“萬能論據”進行大量反復的練習,只要這樣方才能切實稱之為”萬能”;再者,要是觀點著實無法匹配具體人物,考生也可選擇列舉一般事實,即社會現象,如: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抗疫的階段性勝利、基層工作等,不用將自己過分拘泥于典型人物的一畝三分地,將思路打開你會發現能用的論據著實很多。
講道理和擺事實是論證有力的核心和關鍵,希望廣大考生在作答結構化面試職業認知類題目時既能有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又能有天真浪漫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