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14:11:2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考情分析】
在歷年的國考行測常識模塊中,關于經濟學名詞考查一直作為必考點,通過對歷年考試情況的分析,經濟學名詞多樣且經濟學名詞考察在行測中比較簡單,還是有章可循的。下面對常見的經濟學名詞總結,希望對大家的行測常識備考有所幫助。
【華圖課堂】
重要經濟名詞 | |
GDP | 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總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 一般構成: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額。 |
CPI |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居民生活必需品零售價格變化趨勢的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是通貨膨脹;當CPI>5%的增幅時,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
PPI | 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目的是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 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 |
基尼系數 | 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一個重要分析指標。 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于“0”;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 |
恩格爾系數 | 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額 恩格爾系數=──────────×100% 總支出金額 |
替代品 | 是指兩種產品存在相互競爭的銷售關系,即一種產品銷售的增加會減少另一種產品的潛在銷售量,反之亦然,如牛肉和羊肉、洗衣粉和洗衣液。 |
互補品 | 指兩種商品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即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某種消費依存關系,如汽車和汽油、鋼筆和墨水。 |
邊際成本 | 增加一單位的產量隨即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與總產量有關。隨著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會先減少,后增加。 |
機會成本 | 是指當把一定的經濟資源用于生產某種產品時,而放棄的另一些產品生產上最大的收益。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沉沒成本 | 是指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如“覆水難收”。 |
【例1】
下列產品或勞務應計入當年GDP的是:
A. 某企業當年生產的庫存品 B. 某人購買的一套二手房
C. 某人持有國債的利息收入 D. 某人在家從事家務勞動
【答案】A
【解題思路】
第一步,本題考查GDP。
第二步,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A項符合“一定時期內”“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二手房”不是一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不計入當年的GDP。
C項:“國債的利息收入”既不是產品也不是勞務,沒有產生市場價值,只是對社會財富的一種再分配,整個社會的總收入并沒有發生改變。
D項:“家務勞動”沒有用來交換,不具有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