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16:23:4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隨著各地省考落下帷幕,不少小伙伴開始準備起了國考,可是面對如何學習、如何備考卻犯了難,那就先讓我們在備考之前一起來看看近五年國考申論(市地級)有什么變化趨勢,從而能夠更有方向性的做好準備工作,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命題變化:
年份 | 領域 | 主題 | 題型 |
2017年 | 社會+生態 | 城市水系建設 | 概括歸納+綜合分析(詞句理解)+應用文*2+文章寫作 |
2018年 | 社會 | 城市建設 | 概括歸納+綜合分析(要素分析+詞句理解)+應用文+文章寫作 |
2019年 | 社會+經濟+文化 | 鄉村文明建設 | 概括歸納+綜合分析(要素分析+詞句理解)+應用文+文章寫作 |
2020年 | 社會 | 基層治理建設 | 概括歸納+解決問題*2+應用文*2 |
2021年 | 社會+生態+文化 | 社會治理 | 概括歸納+綜合分析(詞句理解)+解決問題+應用文+文章寫作 |
(一)題型變化:
1.從上表不難看出,2017年——2019年國考申論(市地級)的考試題型基本都是概括歸納題、綜合分析題、應用文寫作題、以及文章寫作題,沒有出現解決問題題型。
但隨著2019年11月26日發布《公務員錄用規定》,其中第二十二條規定要求:“公務員錄用考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等方式進行,考試內容根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職位類別、不同層級機關分別設置,重點測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2020年的考試中明顯側重于要求考生綜合所有的能力去材料尋找“對策”這一基本要素,也就是解決問題。如試卷中的:“問題一:……,請你談談老馬是怎樣當好基層這根‘繡花針’的(10分);問題二:……,請你談談他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15分);問題四:……,分別梳理三個市場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25分)。”可以看出,尋找“對策”這一作答任務的題目分值占比試卷總分值的50%,而這幾道題又是分別以不同的題型方式出現。其中,問題二和四是以解決問題題型出現,問題一是以概括歸納題型出現。
而2021年國考申論(市地級)考試中各個題型均有出現,沒有明顯的偏重。
2.2020年國考申論(市地級)考試中沒有了文章寫作題,而是用一道大分值(30分)多字數要求(800—1000字)的應用文來代替大作文,這樣的變化使得不少小伙伴在備考2021年考試的時候掉以輕心,輕視文章寫作,結果被2021年考試當中文章寫作的回歸打得措手不及。
考生應對: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各個題型都要準備,要學好、學懂、學透,只有做好百分百的萬全準備才能有信心面對考試,發揮出自己的水平,體現自己的能力。
(二)領域變化:
從上表得知,國考申論(市地級)考試所涉及的領域愈加廣泛多樣,不僅僅是討論單一領域方面的問題,從民生問題到基層治理,再到社會治理提升效能,各個領域都會有所
涉及,注重考察考生對于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價值觀的引領。
考生應對:要求考生對于各個領域的大事件要有所了解,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可以從主流媒體上多看一些文章做積累;從宏觀上面把握材料主題更加有助于答題。
二、題干變化:
(一)問法變化:
分析近五年國考申論(市地級)的題目題干問法,以概括歸納題為例,一般問法會要求考生對于一些要素進行概括、概述、簡述等,如2017年:“……,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2018年:“……,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2019年:“……,概括小張家鄉出現的新變化”。而近兩年題干的問法更加趨于靈活多元,如2020年:“……,談談老馬是怎樣‘當好基層這根繡花針’的”;2021年:“……,請你談談風林村有了哪些變化”。
(二)作答任務變化:
近五年國考申論(市地級)的試題中,不再是要求考生只去尋找一些常規要素,如問題、原因、影響等,一些衍生要素的比重也逐漸上升,如功能(2017年)、變化(2019年、2021年)、特點(2020年)等。
考生應對:這就要求考生不要僅僅是“死學”理論知識,而是要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無招勝有招,摸清楚命題老師的意圖,認真審題,明確自己應該去材料中找哪些要素,可適當將衍生要素轉化成常規要素后,再根據資料邏輯縷清關系進行作答。
以上是近五年國考申論市地級比較突出的一些變化,總的來說,考試效度更大,對于國家來說更加有利于通過公務員考試來選拔人才,而這對于考生來說,所要求的能力更高更全,難度也更大。但要注意,申論考試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小伙伴們高效備考,學會方法并融會貫通就一定會有好結果。
當然,小伙伴們想要了解更多申論相關的信息,或是在學習申論過程中還有其他的疑惑,或是想要了解如何備考、如何答題等方面的知識的話,歡迎大家購買華圖線上相關課程或者通過線下班級報名等方式來解惑學習哦。
上一篇:公務員申論備考:淺談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