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16:14:4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一、熱點導入
2021年9月,塞罕壩精神作為第一批偉大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一代代塞罕壩人,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以血汗筑就京津阻沙涵水的“綠色長城”,建造了一道守護北京、天津的重要生態屏障。這種精神的內涵在于“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私奉獻,開拓創新,愛崗敬業”,這種精神,感染了千萬人立志為國,更是讓更多的人將目光放在生態保護上,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起到深遠影響。
二、申論范文
【例】給定材料中提到,“塞罕壩精神”作為第一批偉大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一做法引發了很多人對環境問題的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明確,有思想性;聯系實際,不拘泥于“給定資料”;內容充實,語言暢達;1000-1200字。
弘揚塞罕壩精神,倡導綠色發展觀
“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之所以偉大,在于面對自然挑戰時的不屈服,在于面對困難時的堅韌,在于面對危機時的眼光長遠。塞罕壩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一,正是將人之偉大傳遞,用血汗譜寫綠色生態之華歌。
何為塞罕壩精神?是拓荒、是堅韌、是攻堅,是創造綠色生態奇跡。“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曾經的塞罕壩,本是清王朝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因開圍放墾,導致原有的松林被砍伐殆盡。20世紀中期,響應毛主席“綠化祖國”的號召,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聚在一起,開始了延續至今的綠化之路。“天當床,地當房,草灘窩子當工房。”一代代塞罕壩人,用無悔的青春,筑就綠色生態保護屏障。從滿是荒夷,到萬畝林海,這是來自于塞罕壩人的拓荒精神;從缺衣短食,到人民安居,這是來自于塞罕壩人的堅韌精神;從環境極端,到生機盎然,這是來自于塞罕壩人的攻堅精神。艱苦創業、科學求實、開拓創新,這是塞罕壩精神之本質,亦是人類精神之寶藏。
塞罕壩精神,傳遞的是綠色發展,傳遞的是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塞罕壩林場自建成以來,依托林木價值為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塞罕壩保護林對于阻絕風沙、涵養水源、保持和維護好北京、天津地區的生態環境,起到年近百億的生態價值;牡刈兙G洲,不僅為類似地區提供了可借鑒學習的寶貴經驗,更是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激勵著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生態保護、提醒越來越多的人要注意與環境和諧發展、號召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綠色發展行列中。塞罕壩精神,不僅是塞罕壩人的品質,更是可以將其變成中國人共有的,綠色環保、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德。堅持塞罕壩精神,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秀美,為子子孫孫留下更寶貴的綠色財富。
作為當代年輕人,我們要接過時代交接棒,弘揚塞罕壩精神,站好生態保護這班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這個和平年代,戰爭離我們太遙遠,是因為有戰士們在為我們保家衛國。而環境問題,僅靠某個人、某個政府、某個政策來解決,絕非易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時刻牢記社會主義綠色發展觀,要繼續弘揚塞罕壩精神,注意自然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以百倍千倍的信心,迎接自然條件惡劣帶來的種種挑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繼續尊重和保護環境,修復自然系統,將生態劣勢轉變為生態優勢、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實現經濟發展新篇章。
從“飛鳥無棲林”到“明月松間照”,這是塞罕壩人一代又一代的心血。持續弘揚塞罕壩精神,以塞罕壩林場為示例,持續推進生態建設,讓中華之大地遍地鳥語花香。
下一篇:2022省考申論熱點: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