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題緣由
隨著國慶節假期的結束,面對2022年國考的備考計劃馬上就要進入最終的沖刺階段,因為按照歷年的考試時間安排,國慶節后很快就會公布考試公告,并且在11月底將進行筆試。綜合來看,各位考生大約還有40~60天的備考時間,那么我們如何在這一段時間里面,更加精準的把握住申論備考的重點,爭取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呢?
相信各位備考同學會發現,經過前期的不斷練習,對于申論的基礎理論已經掌握的非常牢固。并且做起題目來也比較得心應手,小題型的分差已經無法拉開,那么這個時候想要再去進行全面突破是很難的,所以需要我們找到高分的突破點——作文。因為相比較于其他的題目,作文題只要出現,其所占的分值必然是所有題目當中最大的,同時作文題對于文字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身知識的積累都有一定要求,所以也是最能夠拉開分數差距的題型。因此,在沖刺階段我們必須要在作文上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但具體又需要我們怎么樣去做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申論備考沖刺時,關于作文提升的小計劃。
二、備考方法/技巧/流程安排
在申論備考中,經常有一些考生陷入到“一看就會,一做就廢,廢了再看,看完又廢”的羅生門,尤其是在寫作文的時候,經常出現一看題目感覺自己都會寫,實際動手就不行的問題。同時還有部分考生去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上搜羅好的資料進行分析與積累,但是在實際寫作過程當中,寫出來的文章往往不盡如人意,同時會有明顯的素材積累用不上、用不好的情況。那么說到底,我們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當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寫作的技巧準備繼續精進的時候,我們要明白兩點:第一,寫作是一個用自己語言去表述觀點的過程,所以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文字表達上的訓練,這不僅僅是一篇一篇的寫,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思考表達。第二點就是寫作需要有素材,尤其是議論文這種文體,必須有足夠的素材作為支撐。面對素材我們不單單是簡單的去摘抄、記背,還需要去分析究竟它在寫法上好在哪里,我們又該在什么樣的場景下如何去運用。綜合來看,想要進一步突破作文,我們不僅要做好素材積累,更要練好表達能力,接下來我們將以這兩點為核心,談一談考試之前的沖刺計劃安排。
(一)開考前一個月
首先,我們至少要保持兩至三天寫一篇作文的節奏進行練習,因為想要通過短期的練習來糾正我們平時表達習慣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我們的表述更加精煉有力,是需要通過大量練習才能達到的。但是考慮到我們還有行測與申論的其他題目要進行練習,同時這一階段時間較為充裕,要調整好心態,保持勞逸結合,寫作保持兩至三天一篇的節奏即可。
在素材積累方面,首先我們應該保持每天看早新聞或晚新聞的習慣,人民日報的《新聞早班車》和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都是不錯的首選。當然,看新聞并不是讓我們去記住多少具體的信息,而是讓我們對于近期國內外發生的大事有基本的認識。這僅僅是讓我們提升基礎認識。第二點,我們同樣要以五天為一個周期的節奏去閱讀一些重要講話精神和政策規劃,例如十四五規劃、抗議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掃黑除惡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還有最近的建黨100周年慶典講話等等。這些重要的講話精神和政策規劃,能夠有效的為我們提供名言金句來潤色文章,所以需要我們閱讀并每一個重要材料都應該至少記背五句以上的金句。在閱讀這些材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涉及到一些先進人物事跡,這時候也需要我們對于這些人物事跡進行掌握。積累的內容最好用一個筆記本做好記錄,分門別類,定期溫故知新。定期練習寫作的時候,看看相應的話題是否能靈活得運用上積累的內容,要活學活用,相輔相成。
總體來說,材料的積累與表達練習應該是同步的。只有不斷的去用,才能真正掌握。
(二)開考前一個星期
這時我們作文的練習量至少已經累計達到了十篇以上,對于文章的基本結構框架一定非常的熟練掌握了,同時通過在文中使用新積累的素材,我們在素材方面也已經有了較為充實的基礎,在運用方面也比較靈活。但是在具體的案例表達方面還有可能會出現不夠恰當、切題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因為素材積累數量不夠而導致的,更多是在具體表達過程中所強調的側重點不夠突出所引起的。
因此在這一階段,我們在素材積累方面基本可以停止積累,應該將重心放到如何用好所積累的案例上。這一階段每天應抽出至少一小時時間對案例側重點表達進行練習。具體練習的方法就是我們限定每一個案例的字數應該在100字至200字之間,然后通過對于案例具體細節的描述,從而在規定字數內突出主題。在議論文中,我們所引用的案例,并不像記敘文中一定要具備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要素,而是要把握住一些具體的細節來刻畫出案例所突出的重點。例如我們使用黃文秀的例子來說明奉獻和初心的時候,在字數限制下,完全可以抓住她探望病重的父親時收到險情通知,在父親的挽留下毅然決定連夜返回這一細節。一方面是對親情的眷戀,一方面是心系群眾的安危,這種艱難的抉擇,凸顯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奉獻。抓住最動人的細節進行描寫,遠比整個故事的平鋪直敘更加打動人心。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限定字數、指定主題、抓住細節進行案例描寫的方式,進一步精煉表達。
同時考慮到這一階段時間有限,我們只需要針對所積累的四至八個案例從多角度去發掘細節,然后進行練習,即可滿足考試時高分作文素材的基本需求。還有考生需要注意,議論文除了素材之外理論部分的剖析同樣重要,案例與理論的結合不能太過生硬,要有過渡句,要有結構和層次,寫出分論點可以采用:分論點+闡釋句+論據+分析句+總結句。這樣就做到有理有據,結構完整。
(三)開考前三天
通過之前的練習,相信我們對于作文的素材運用以及表達都能夠取得一定的突破。所以在開考前三天,我們并不需要再針對作文進行突破練習,只需要以一至兩天一篇作文的節奏維持好狀態即可。這時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行測和申論其他題目的練習上。
最后,希望各位同學通過充實有序的備考,都能在作文上取得突破,在原有基礎上突破5~10分,為申論高分打下堅實基礎。
三、特別提醒
第一,鑒于國考作文通常是1000~1200字,字數較多,所以在書寫時,書寫壓力也會比較大,一定要注意盡可能不要出現錯字,更不要出現病句。如果出現錯別字句,直接略過,不要進行涂改。特別要注意在首段和標題中,不要出現涂改的情況,會放大自己的缺點。
第二,大量的書寫會導致肌肉疲勞,所以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設定好時間,讓自己適應這種疲憊的狀態。只有通過這種疲勞訓練,我們才能有效的避免時間限制下字越寫越亂的尷尬情況。要知道在作文題閱卷過程當中,字書寫的規整情況是作為分數的重要參考指標的,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書寫情況,分數差距可能會達到5分以上。所以寫好字很重要。
第三,作文的開頭一定要引出中心論點,開頭盡量引經據典或者用排比,對比的方式開篇。三個分論點的表述要清晰明了,閱卷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開頭和分論點,如果做到了,論據部分也比較充實的話,起碼二類文。要學會把最重要的內容以最好的形式呈現給閱卷人。
上一篇:2022省考申論熱點: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