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 > 備考技巧 > 2021甘肅事業單位考試公基每日一練解析(12月26日)

2021甘肅事業單位考試公基每日一練解析(12月26日)

2021-12-27 15:41:37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教育

文章頁領取備考干貨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華圖教育發布:2021甘肅事業單位考試公基每日一練解析(12月26日)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專屬客服答疑
試題-在線?
備考資料領取

  政治

  1 、(單選題)宗教工作是一個關系黨的執政前途和命運的全局性戰略性工作。做好宗教工作,對于加強民族團結和保持社會穩定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要積極引導宗教組織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A.宗教領袖

  B.宗教教會

  C.知名宗教人士

  D.愛國宗教人士

  正確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黨政專題知識。

  第二步,在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要重視培養愛國宗教教職人員隊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質,確保宗教組織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愛國愛教人士手中。

  因此,選擇D選項。

  2 、(對錯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大起來的偉大變化,標志著社會主義現代強國全面建成。()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第二步,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但“社會主義現代強國全面建成”的表述錯誤。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按照兩個15年的時間分割、分兩個階段,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因此,本題錯誤。

  拓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 、(單選題)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從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變化

  B.新事物的產生到舊事物的滅亡

  C.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

  D.事物的質變和飛躍

  正確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研究自然、社會、歷史和思維的哲學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這是由事物發展的本質和新生事物的本性決定的。

  從哲學的角度講,舊事物是指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喪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趨滅亡的事物。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是不可抗拒的,舊事物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4 、(單選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2018年1月()在北京舉行。

  A.18日至19日

  B.19日至20日

  C.20日至21日

  D.21日至22日

  正確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黨政專題知識。

  第二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張德江就《建議(草案)》向全會作了說明。

  因此,選擇A選項。

  5 、(單選題)清代畫家鄭燮在其創作的七言絕句《竹石》中寫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一詩句主要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

  C.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

  D.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正確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

  第二步,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第二位的原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意思是,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體現了內因的重要性,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

  B項:質變和量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生質變。B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

  C項: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C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

  D項: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第二位的原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D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

  6 、(對錯題)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要以廉政建設為重點。()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黨政專題知識。

  第二步,江澤民在《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的講話中提出:“各組黨委一定要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把干部隊伍建設這件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絕不能有絲毫的忽視和懈怠。”所以是以思想政治建設為重點而不是廉政建設。

  因此,本題錯誤。

  7 、(對錯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 )

  A.正確

  B.錯誤

  正確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

  第二步,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12月30日下午就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和發展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

  因此,本題正確。

  8 、(多選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生活的實踐性表現在:

  A.實踐是社會關系形成的基礎

  B.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

  C.實踐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活動

  D.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

  正確答案:ABD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

  第二步,社會生活的實踐性的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①實踐是社會關系形成的基礎。實踐內在的包含著三重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其意識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又構成了基本的社會關系,即物質的社會關系和思想的社會關系。實踐以濃縮的形式包含著全部社會關系,成為社會關系的發源地;②實踐形成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人們通過實踐活動改造自然、改造社會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即社會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領域;③實踐構成了社會發展的動力。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社會發展不過是人的實踐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中展開的過程。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

  C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人所特有的對象性活動。實踐的基本特征是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實踐是社會關系的本質和基礎,將社會關系的本質解析為社會實踐是馬克思社會關系思想的鮮明特征,也是馬克思實踐哲學的要求。不符合題意。C項排除。

  9 、(單選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偉大社會變革,因而招來的非議很多,爭論的時間也很長,面對非議和激烈爭論,鄧小平同志在要求全黨和全國不搞無謂爭論的同時,引導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大膽試、大膽闖,由計劃調節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由計劃與市場的內在統一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循序漸進地大膽探索,使改革和開放出現了新的局面。這一事例充分說明了:

  A.實施“一國兩制”的重要性

  B.堅持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

  C.摒棄一切傳統舊俗的重要性

  D.堅持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正確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鄧小平理論知識。

  第二步,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核心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鄧小平同志在要求全黨和全國不搞無謂爭論的同時,引導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大膽試、大膽闖……,循序漸進地大膽探索,使改革和開放出現了新的局面”這體現了要堅持解放思想,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與題干無關,不符合題意,A項不當選。

  B項:市場經濟體制是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題干中沒有涉及要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不符合題意,B項不當選。

  C項:傳統舊俗有積極的要素,也有消極的部分。摒棄一切傳統舊俗,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C項不當選。

  10 、(多選題)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是因為生產方式:

  A.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B.決定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C.它制約著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D.它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正確答案:ABCD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史觀知識。

  第二步,生產方式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的謀得方式,其物質內容是生產力,其社會形式是生產關系。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是因為:①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是一切其他社會活動的首要前提。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在人類社會的全部活動中,生產勞動是最基本的實踐形式,首先要由生產者提供吃、穿、住等物質生活資料,人們才能從事經濟、政治、科學、藝術等活動,否則人們的一切活動無法進行,社會難以維持。②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的性質、結構和面貌。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會有什么樣的人類社會,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人們在社會上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以及與此相應的意識形態,也直接反映于他們的生產關系。簡言之,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階級結構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觀點,歸根到底決定于社會的生產方式。③生產方式的變化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社會生產是不斷發展的,生產的變化其生產方式也必然發生變化,那么社會形態也跟著發生改變,社會由此進到高一級的程度?梢娚a方式是推動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決定性力量。A項對應①,B項對應③,CD項對應②。ABCD項正確,當選。

  因此,選擇ABCD選項。

  以上是2021河南事業單位考試公基每日一練解析(12月26日)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公基每日一練,河南事業單位考試快訊信息敬請關注河南事業單位考試網頻道。

  

——相關閱讀——

以上是《2021甘肅事業單位考試公基每日一練解析(12月26日)》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干飯人)
聯系方式

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號:htjy420
驗證信息:事業單位
報考問題解惑,貼心的報考指導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gssydwzp
驗證信息:事業單位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事考資訊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