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1 14:46:5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教育
排同法是指通過分析選項,找出其中相同的側重點,排除側重點相同的選項,再根據題干的內容要求在剩余選項中找到一個答案與之呼應。言語理解中有很多題型都適用排同法,今天我們一起幫大家梳理看看如何運用“排同法”小竅門。
【例題1】中國女足很長一段時間陷于________,國人對女足的關注似乎僅________。2011年8月21日,中國女足最終獲得大運會女足冠軍,鏗鏘玫瑰再次________在球場上,國人不禁回想起當年中國女足的輝煌。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低潮彈指之間怒放
B.低回轉瞬之間盛放
C.低迷曇花一現綻放
D.低落電光火石開放
【排同法】第二空要形容國人對女足的關注短暫出現后迅速消失。抓住兩個關鍵點“關注了女足”、“時間短暫”即可。觀察選項我們發現相同的語素側重點“彈指”、“轉瞬、“電光火石”都形容的是時間短暫瞬間就消逝。只有“曇花一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置于此處符合語境中兩個關鍵點。因此,選擇D選項。
【例題2】近年來,“文化+科技”的應用,使收藏在博物館里、遠在祖國各地的文物“活”了起來。在過去的一年里,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不斷發生“化學反應”,從舞美設計到文物保護,從互聯網在線直播到博物館數字化展陳,文化領域各行各業紛紛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愈加強勁。
這段文字中的“化學反應”是指:
A.文化事業與科技事業融合發展,相輔相成
B.之前鮮為人知的文物通過科技“活”了起來
C.科技創新支撐文化創意,文化創意點燃科技創新
D.文化領域各行業借助科技蓬勃發展,百花齊放
【排同法】分析詞語前后文語境。后文主要是對“化學反應”的解釋,即“文化領域各行各業紛紛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對文化發展的推動力愈加強勁”,也就是側重科技對文化的作用,是單向作用。因此,選擇D選項。A項和C項偏離重點,這兩個選項側重于文化與科技的相互作用,排除。
【例3】英國人在印度發展種茶業,從一開始就明確了以需求為導向——________________。19世紀上半葉,迷上喝茶的英國人為了擺脫中國對茶葉生產的控制,將茶樹種子連同加工技藝一起,偷偷從中國帶到了印度。從印度的阿薩姆和大吉嶺地區開始,英國徹底改變了紅茶的命運。到了1860年,投資者就明確意識到,在印度種茶是個能夠賺錢的行當。倫敦和加爾各答等地的先行者開始購買茶園股份,在英屬印度政府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公司和有能力的歐洲人紛紛租地種茶。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為了讓茶葉變得廉價易得
B.殖民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
C.滿足英國國內對茶葉的極大需求
D.解決英國本土茶葉供應不足的問題
【排同法】開篇有破折號,起到解釋的作用。我們要明確一開始的需求是什么,后文通過“為了”一詞引出需求,即19世紀英國人要擺脫中國的束縛,把茶葉技術和種子帶到自己當時的殖民地印度去種茶,可知英國人這么做就是為了讓茶葉方便獲取,解決茶葉從中國運輸路遠且貴的問題。對比選項,A項與文段話題一致。因此,選擇A選項。
C項“極大需求”和D項“供應不足”的意思都是需求很大,供應很少。若是需求量大的話,英國人應該是既要中國的茶葉,也要在自己的殖民地上種茶葉才對。
通過上述例題我們可以發現,解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思路也并不唯一,但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破解難題,除了需要大家平時大量做題,更需要大家注意總結題目中一些反復出現的考點。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備考
——推薦閱讀——
【省考快訊】2022河南省考招錄資訊匯總 【備考圖書|網課推薦】
【歷年公告】【歷年分數線】【職位表查詢】【專業分類】【歷年報名人數】
【歷年招考日程】【招考信息匯總】【點擊加Q群】【常見問題咨詢】
以上是2022年河南省考行測言語備考:言語題排同思維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河南省考行測備考快訊信息敬請關注河南公務員考試網頻道。如有疑問請加【河南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河南華圖微信公眾號(hnhuatu),微信號:(huatuhn123) 。備考河南省公務員考試,為你推薦公務員備考用書,面授課程。
本文標簽: 河南省考行測備考 (編輯:周小圖)
原文標題:2022年河南省考行測言語備考:言語題排同思維
文章來源:河南華圖教育(MD5:6d76eeee518e4dbb11229f9d4169ec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