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0 10:13:3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歸納思維是公務員的必備素質,貫穿在所有的申論題型之中,尤其體現為最為基礎的概括歸納題。加之,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員經常會問概括與歸納的區別與聯系。故,本文結合一些國考題目,欲對兩者的聯系與區別作一番厘清的工作。
1.兩者的聯系
概括與歸納的共同點在于都是歸納思維,即要求考生在比較和抽象的基礎上,把題干要求概括或歸納的對象的共同本質特點綜合起來。除特殊要求外,不允許考生的答案中有“舉例子”出現,因為“舉例子”的本質是一種演繹思維,與歸納所體現的從“具體到抽象,個別到一般”的思維方向相反。例如概括L省在人才的政治引領方面的主要舉措(2020年副省級卷第1題)。許多考生在做這道題目時,往往會以“舉例子”的方式呈現答案,例如“提高思想認識,例如學習習近平的人才論述,參加紅色教育等”。這種答案書寫方式便與歸納思維體現的方向相反,應引起考生注意。
2.兩者的區別
1)賦分標準不同
概括題遵循“按點賦分”原則,考生答案要點中,有與官方標答相近的關鍵詞,即可得相應的分數。但是,歸納題除了遵循“按點賦分”外,還會附帶“劃檔給分”的原則,一般而言,分為 “分類合理,分類不合理,未分類”三檔,其中只要考生回答出與官方分類標準雷同率達60%即可認定分類合理。若考生,只是答案要點齊全,但未分類,則最高不超過5分,可見,歸納題的“賦分標準”較為嚴格。
2)整合答案要點的原則不同
無論是概括題,還是歸納題,都要先從材料中尋找符合題意的答案要點。但在整合處理這些答案要點時,遵循的原則有所不同。
概括題對答案要點的整合做到“同類合并,異類羅列”即可?忌梢园凑斩喾N標準,也可按照一種標準進行整合相同要點。
歸納題則對各“類”之間的關系要遵循的原則或注意事項有嚴格要求。即要做到兩點:一則,各類之間互不相容,二則,各類之間必須按同一劃分標準進行。以下題為例:
“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集中反映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受教育的諸多問題。請根據這兩則資料,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表現進行概括和歸納。(10分)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2011國考省級以上”第1題)
對于該題,很明顯,考生應按照 “隨遷子女受教育的問題”這同一種標準進行分類:
1.入學難,表現為:民辦學校數量少,公辦學校收費高門檻高。
2.上學難,表現為:民辦學校硬件落后,入讀公辦學校待遇不平等。3.升學難,表現為:戶籍限制、教材不統一限制升學。
否則,若考生的分類標準里按兩種及其以上的標準分類,則可視為分類不合理?忌谠擃}的相應分類分數便無從得到。
3.對概念之間關系強調的側重點不同。
這是歸納與概括的本質不同,概括強調的是概念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或者專業一點講,是概念的種屬關系,如上題中的“入學難”與“民辦學校數量少”之間是包含與包含關系,而民辦學校數量少與材料中表現此答案的相應內容之間也是這種關系。
歸納除了強調概念的包含與包含關系外,更強調概念之間的平行關系。如上題中的“上學難”、“入學難”與“升學難”之間是平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