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5:28:0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熱點:巨像搬遷—荊州大意失“關公”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背景】
近日,國內著名違建建筑——荊州巨型關公雕像開始搬遷,這也意味著這座高達57.3米的巨型建筑將從關公義園搬遷至8公里外的“點將臺”。“關公像”建造時斥資1.729億元,如今搬遷預算1.55億元,這一建一拆浪費了近3.3億元,是典型的“以浪費遏制浪費”。這一次,荊州真是大意失“關公”啊!
【提出觀點】
近年來,文旅項目如雨后春筍,發展的如火如荼。而湖北荊州所打造的巨型“關公像”則未能真正依托關公文化和三國文化進行文旅發展,相反,斥巨資違建、整改搬遷“關公像”不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破壞了當地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這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危害分析】
“貪大” “丑陋”導致文旅項目低質量發展。一些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化名城,為了借助文化旅游業助推當地經濟發展,因此大搞噱頭,打造景點,吸引游客,夸大宣傳。這個高達57.3米的關公像,從設計之初就奔著“大”去,建成后又想靠“大”來吸引人,最終適得其反。這種做法背離了關公文化的內涵,不僅無法帶來經濟的增長,而且會導致當地甚至其他地方的文旅項目低質量發展。
勞民傷財,背離歷史。斥巨資建造、整改搬遷,在建造的過程中存在未批先建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極大浪費資金,而且違反了《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
誘發助長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不良風氣。這種不顧及當地發展狀況和歷史文脈,一味夸大宣傳,盲目追求經濟的做法,極易導致政府官員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不
良作風瘋長,致使部分官員只注重形象工程,養成不良的政績觀。
【原因分析】
1.缺乏對歷史文化的正確認知。“關公像”背后反映出一些地方官員對于當地的歷史文化了解不透徹,認識不到位,只看到表面現象,未認識到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制度流程存在漏洞。雕像未批先建,沒有任何報批手續且政府不聞不問,未加干涉;整改方案存在不合法合規行為,未批露具體整改方案細節,瑕疵滿滿的整改審批卻一路綠燈,反映出法規、規劃難以約束住政績工程、形象工程。
3.部分官員扭曲的政績觀。一些地方官員一味以發展GDP為主要抓手,不顧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發展,政績觀扭曲。
4.缺乏監督監管。在方案的設計、審核、落實過程中,缺乏相關的法律監管,缺乏媒體以及市民公眾的監督。
【提出對策】
1.完善、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文旅項目的審批流程,堵住審批漏洞,加強事前監管、事中監督、事后監管,堅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的行為。
2.樹立正確的政績觀。GDP不是政績的唯一標準,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生態、歷史古跡、文化、社會等綜合發展;要注重文化價值的挖掘與開發,不能簡單憑“最大”“首個”等因素作為賣點。
3.合理利用資源,豐富文創產品。政府應根據當地文化資源,基于人民群眾的需求特征和旅游規律,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文化資源變為文創產品。
4.加強監督。提升文旅項目論證的科學性、合規性,注重第三方專業機構的咨詢論證,廣泛征集市民建議,接受社會監督,增強決策的透明度、陽光度。
【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