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10:07:1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背景鏈接】
近日,多地發布對未接種新冠疫苗群體的限制通告引發輿論關注。一些地區擬不允許未接種人員(有接種禁忌除外)進入醫院住院部、養老院、商場超市、賓館酒店等場所,要求家庭成員未完成接種的學生暫緩入學,要求未接種疫苗的公職人員就要停發工資等。
2021年4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強調,針對個別地方接種工作中出現的簡單化,甚至“一刀切”的情況,強制要求全員接種,必須堅決予以糾正。
【提出觀點】
“知情、同意、自愿”是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的基本原則,上述地區采取的限制措施與中央政策相悖,應及時予以糾正,可以倡導鼓勵,不應“一刀切“。
【綜合分析】
盡管只是個別地方,但手段粗暴,有懶政怠政的嫌疑,缺乏法律依,違背了“知情、同意、自愿”的接種原則,侵犯了未接種者的合法權利,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激起懷疑者的抱怨與抵觸,加重他們的焦慮從而讓網絡謠言擴散,也埋下風險隱患,有過敏史或基礎疾病者一旦被強制接種,加大了引發不良反應的幾率,讓疫苗背上了的不該背的“黑鍋”。 多重因素如果疊加,懷疑情緒就會放大,焦慮感就會傳導,影響新冠疫苗的順利接種 。
【參考對策】
要進一步加大宣教力度。自去年12月在全國范圍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后,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通過定期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邀請權威專家及時回應輿論關切,各地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預防接種宣教,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堅持上述工作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和頻次,尤其要注重通過新媒體手段,拓寬信息傳播的渠道和覆蓋面,讓更多人更頻繁地接觸到這些信息,使其了解接種疫苗對個人和群體的益處,引導其對新冠疫苗建立科學認知,進而自愿接種。這其中,還應發揮醫務人員在影響普通群眾疫苗接種決策上的優勢。同時,輿論引導也要疏堵結合。疫苗管理法第七十六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散布虛假疫苗安全信息”。正面宣教的同時,對惡意造謠者,應予以嚴懲。
對于疫苗猶豫者而言,疫苗接種異常反應數據是其關注的焦點。此前,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全國新冠疫苗接種嚴重異常反應發生率在極其罕見(低于萬分之一)的范圍以內,充分說明國產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相信隨著接種人群的不斷擴大以及相關數據的及時公布,會給未接種者吃下藥效更強的定心丸,促使其安心接種。還應該認識到,目前部分廠家生產的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已獲批3~17歲年齡組接種,隨著未來接種范圍擴大,將進一步考驗政府的公信力和社會動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