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14:19:39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熱點:在鄉村振興中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概況
脫貧攻堅取得的偉大歷史性成就是實現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堅實基礎,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在脫貧攻堅歷史性地轉向鄉村振興的交匯期,“三農”工作必須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鋪平道路。
各方觀點
@人民網:黨的十九大報告(下文簡稱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并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足見對其的高度重視。作為國家戰略,它是關系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布局,它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鄉村振興正是關系到我國是否能從根本上解決城鄉差別、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關系到中國整體發展是否均衡,是否能實現城鄉統籌、農業一體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光明網: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作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并系統指明了“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牢記初心使命,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明確思路、努力進取。
深度解析
問題:
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在“三農”領域仍存在短板,亟待通過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加以補齊。一是科技創新力度不強,難以從根本上轉變粗放生產方式。二是要緩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扭轉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格局,增強國內生產結構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的能力,減少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三是要堅實農業農村發展物質基礎,調和資源供需矛盾,落實生態保護重任,高質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薄弱環節、產業和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意義: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形成城鄉融合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十四五”規劃綱要中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對策:
一、健全城鄉融合機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為此,可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配套政策體系,打通市民入鄉通道,完善鄉賢回歸激勵,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和鄉村專業人才的引育支持體系;可以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健全農地經營權入股和擔保融資權能,盤活鄉村土地資源;可以進一步健全多層次、廣覆蓋的現代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政策體系和產品體系,通過擴大涉農信貸投放、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完善信貸擔保體系等方式,降低信貸門檻并提高授信額度。
二是推動城鄉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數字農業和創新技術,加快鄉村經濟轉型。城鄉產業融合的關鍵是要加快構建以縣域為主要載體和重要切入點的空間統籌布局,深度開發農業農村多功能性,如食品保障、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等,建立健全城鄉產業耦合鏈條和利益聯結機制。
為此,要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完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布局名特優新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在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強鎮、農業產業集群中優化“一村一品”格局,壯大鄉村產業基礎。要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全方位嵌入農業生產和鄉村經濟,深入推進三次產業間深度融合及生產、加工、經營一體三元融合,建立貫通全產業鏈和融通全方位信息資源的大數據平臺。
三是構筑城鄉融合發展社會合作網絡,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健全“三治融合”治理體系的基礎上完善包含政府組織、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群眾在內的多元主體共同治理模式,組建鄉村振興地方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壓實紀檢組織監督職責、實施公開透明問責制度、協同開展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健全鄉村振興權力運行監督體系;通過加強組織監督職責、實施公開透明問責制度,健全鄉村振興權力運行監督體系;完善工作機制、考核體系和激勵措施,增強跨部門人事交流的實效,提升政府有效統籌城鄉資源的水平和能力;引導村級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多種主體全面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強化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措施,形成發展現代農業的城鄉社會聯盟。
四是實施城鄉環境共治共享,增強生態價值轉化,夯實鄉村可持續發展基點。為此,要健全包含生態環境與景觀要求的鄉村振興法律體系,補齊鄉村環境污染治理的公共設施和監測管理短板,通過推廣區域內種養結合、加強秸稈糞污綜合利用、擴大有機肥和可降解薄膜應用等措施,加強物質內循環。要建立完善城鄉統一的GEP核算制度和應用體系,實現農業投入全程精準管控,開發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強對親環境農業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實現生態產品供給方與需求方、資源方與投資方的精準高效對接,打造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及產品認證、可追溯體系,建立健全城鄉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經營開發權益掛鉤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