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14:23:2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小伙伴們有沒有摩拳擦掌準備在國筆中大展拳腳了呀!為了能夠在大家上岸的路上掃清一切絆腳石,圖圖又添新招,為各位小伙伴總結了言語題中的通用方法,“這”個字,其實不簡單,了解它的妙用,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住關鍵信息,一擊即中。
一、主旨概括題,“這”樣找重點
主旨概括題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不僅是必考題型中題量較大的一類,而且其分析分段的方法是很多題型的基礎。它的解題思路是尋找文段主旨句,與選項進行同義替換。
指示代詞“這”通常指代的是前文的內容,所以含有“這”的句子往往具有總結性,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判斷文章的行文脈絡,從而確定主旨句的位置,選出正確答案。
【例】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對人的本性有著透徹的分析,對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鬃訉W說從漢代以來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支柱,統治著廣大學者以至普通人民的思想?鬃訉W說中最重要的信條是,每個人需知道他或她在社會等級制度中所處的地位,固守而不能逾越。這就大大妨礙了人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也就限制了人對自己周圍事物的自由探討。
這段文字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
A.孔子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
B.孔子對人的本性等有著透徹的分析
C.孔子讓每個人必須知道他或她在社會等級制度中所處的地位
D.孔子學說對后世影響巨大,同時也限制了人們的思想自由
【答案】D
【解析】文章前半部分指出孔子學說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最后一句通過“這”指代前文的內容表示總結,所以文段屬于分總結構,最后一句話是重點句,由此得出答案為D。
但是,圖圖在此還是要提醒小伙伴一定要注意指示代詞究竟是總結前文還是解釋前文,若是對前文的解釋,那么只能作為分句存在。
二、詞句理解題,“這”樣看指代
詞句理考查的是對文段中某個具體詞句的含義,有些時候文段所考查的詞語前有指示代詞“這”,比如“這個方法……”、“這個方案……”,問我們“方法”、“方案”指代的是什么。此時,我們便可以巧用“這”個字,因為代詞就近指代的內容即我們要找的答案。甚至有時直接考查我們“這”指代的內容,即我們熟知的代詞指代題,我們都可以按照就近尋找的方法,鎖定代詞所指代的內容。
三、語句排序題,“這”樣猜首句
1.首句可排除
通過前兩種題型,我們了解到,指示代詞都是用來指代前文內容的,從而幫助我們鎖定答案。那么在語句排序題中帶有“這”的句子就應該在文段中間或是尾句,不能放在首句,一旦放在首句,通常情況下“這”是沒有指代的。
2.中間查指代
很多時候,小伙伴們在做排序題時都能夠按照首句特點排除個別選項,但是在后續驗證過程中仍然糾結,彼時,我們可以查找有特點的提示詞前后驗證,例如關聯詞,話題詞的捆綁,或者代詞的指代。因為代詞能夠指代前文的內容,因此在驗證前后句連貫的時候,代詞也是一個得力的助手。
【例】把下面幾個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1)原因是,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再是同一個人。
(2)一切社會思想都犯這種錯誤。
(3)一旦有可能通過強大的意志推翻整個世界,我們就會立刻加入獨立的精神的行列。
(4)給全人類刻板地套上某種特殊的國家形式或社會形式是一種狹隘的做法。
(5)于是,世界歷史對于我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夢幻般的自我沉迷狀態。
A.3-5-1-2-4
B.4-1-5-2-3
C.3-5-4-1-2
D.4-2-1-3-5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觀察選項,判斷首句。③句是“一旦”引導的反面論證,④句屬于論述觀點的表述,均適合做首句。
第二步,對比選項。②句有指示代詞“這種”錯誤,考慮②前內容應該是消極的、錯誤的表述。④⑤句符合語境,保留B項和D項,排除A項和C項。再判斷③句和⑤句的順序,③句屬于假設條件關系的表述,⑤句是對③句假設內容的總結,所以,⑤句更適合作尾句。
第三步,驗證D項。語意連貫,邏輯通順。
因此,選擇D選項。
通過以上三種題型我們發現,“這”可以稱得上是通用技巧,幫助小伙伴們快速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極有掌握的必要?荚囋诩,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夠放松心態,輕松面對,華圖教育與小伙伴們相約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