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 16:10:47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3年甘肅省三支一扶每日一練(2023.2.22),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3交流群匯總】 ,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2023年公安招警每日一練(2023.2.22)
1.“司法判決活動,要求法院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地對待訴訟當事人和控辯雙方”,這體現了司法的( )特征。
A.獨立性
B.權威性
C.中立性
D.服從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法的實施知識。
第二步,司法的中立性是法院以及法官態度不受任何因素影響。司法是一種裁判活動,要求法院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地對待訴訟當事人和控辯雙方,力求不受立場限制地做出準確判斷?芍,題干體現了司法的中立性。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司法獨立性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的干涉。A項排除。
B項:司法的權威性,又稱為司法的尊嚴,是指司法機關應當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B項排除。
D項:司法權不存在服從性。D項排除。
2.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
A.大眾
B.人民
C.公民
D.群眾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憲法基本理論知識。
第二步,根據《憲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因此,選擇B選項。
3.下列關于“行政復議程序”先后順序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受理—調查—訴訟—審理
B.申請—受理—審理—決定
C.提案—申請—判決—公示
D.審議—復查—決定—撤銷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復議知識。
第二步,行政復議流程有:(一)申請。①當事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②申請人是認為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相對人;屬于依法可申請行政復議的范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二)受理。行政復議機關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進行審查,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行政復議申請,決定揮枋芾,并书面笅擢申请?;對符合本法規定,但是不屬于本機關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三)審理。①送達行政復議書副本,并限期提出書面答復。②審閱復議案件有關材料。③調查取證,收集證據。④通知符合條件的人參加復議活動。⑤確定復議案件的審理方式。(四)決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的,可以延長期限,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
因此,選擇B選項。
4.下列每項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復前行,欲窮其林 黔驢技窮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母以子貴
C.泉涓涓而始流 付之東流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以致用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復前行,欲窮其林。”出自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意思是繼續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黔驢技窮”出自《三戒·黔之驢》。黔,今貴州一帶。窮,盡。后用“黔驢技窮”借指僅有的一點本領也用完了。加點字意思相同,窮指盡。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出自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意思是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母以子貴”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意思是指母親因兒子的顯貴而顯貴。加點字意思不同,子分別指兒女、兒子。B項不符合題意。
C項:“泉涓涓而始流”出自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意思是泉水緩緩流動。“付之東流”出自唐·高適《封丘縣》,意思是扔在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像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加點字意思不同,流分別指流動、流水。C項不符合題意。
D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于孔子的《論語》,意思是學習后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他自己的學說。“學以致用”出自《為有源頭活水來》,意思是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加點字“學”意思不同。D項不符合題意。
5.韓非用來譏諷儒家“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理論的迂腐,從而論證因時而變去治國的道理的寓言故事是:
A.《庖丁解!
B.《揠苗助長》
C.《守株待兔》
D.《掩耳盜鈴》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守株待兔》出自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原文“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F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庖丁解!烦鲎浴肚f子·養生主》。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A項不符合題意。
B項:揠(拔)苗助長,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思是把苗拔起來,幫助其成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最后事與愿違。B項不符合題意。
D項:《掩耳盜鈴》出自于《呂氏春秋·自知》。意思是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D項不符合題意。
(編輯:阿正)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上一篇:2023年甘肅省三支一扶每日一練(2023.3.5)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