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4:04:15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安徽華圖
態度理解題是閱讀理解中的一類題型,要求考生閱讀文段之后把握作者的態度觀點。這種題型考查了考生是否能快速準確地把握文段的態度、觀點的能力,其與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有相似之處,都需要考生能夠找到文段的重點。
一、態度理解題的提問方式通常有:
(1)通過這段話可知作者/某人的觀點是:
(2)作者/某人支持的觀點是:
(3)作者/某人對……的態度是:
對于態度理解題,解題思路分為三步走:讀文段—找觀點—定答案。
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二步,即找觀點。針對一則文段存在兩種情況:(1)有觀點;(2)無觀點。而在有觀點類的題里面又分為有明確觀點和隱含觀點。
針對以上態度理解題的不同情況,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講解:
(1)明確觀點
在文段中作者明確地表達其對某一現象的態度、觀點,通常都會有一些引導詞,如“我認為、我覺得、在我看來、依我看、我希望”等,如果文段中出現了這些字眼,考生要重點讀這些引導詞之后的內容,其后就是作者的態度、觀點。
二、隱含觀點
有一些文段沒有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觀點,而是通過字里行間的表述隱含著作者的態度、觀點,因此考生在閱讀文段時要注意尋找容易表現出作者態度、觀點的語句以及一些能夠表達出作者態度、觀點的詞語、標點符號以及關聯詞等。
三、無觀點
有一些文段僅僅是對某一事物、事件或者社會現象進行客觀陳述,解釋其原因、原理或者表達現狀,整個文段都沒有對其進行主觀性的評價,此時考生注意要辨明題目的特點,不要受到提問方式的誤導,誤以為涉及提問作者的態度觀點時就一定存在于原文之中。此類題目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文體風格都是客觀的陳述表達,涉及的類型主要有說明文、新聞簡訊類兩種,所以考生在閱讀文段時要注意從用詞和結構上來辨別文段的文體風格,從而更為準確地判斷選項。
例題精講:
【例1】科學技術的發展加速了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跨國化,從而最終導致民族國家的某些功能性變化。但是,在分析這一過程時應該防止過分地夸大民族國家的衰亡。事實上,當代世界日益全球化的經濟和文化關系沒有發展出與之相應的新的政治形式,全球化的經濟過程仍然是以民族國家體系作為其政治保障的。根據這段文字,作者最有可能認同:
A.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民族國家走向衰亡
B.民族國家全面地介入當代世界的社會關系
C.民族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D.民族國家正在以積極的姿態干預經濟過程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尋找作者的觀點。文段前兩句話指出科學技術的發展最終導致民族國家的某些功能性變化,但是應該防止過分地夸大民族國家的衰亡,也就是民族國家并沒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衰亡。隨后通過“事實上”引出作者的觀點——“當代世界日益全球化的經濟和文化關系沒有發展出與之相應的新的政治形式,全球化的經濟過程仍然是以民族國家體系作為其政治保障的”,也就是在全球化的經濟過程中民族國家的作用依然重要。
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符合作者的觀點。因此,選擇C選項。
【糾錯】A項:與文中的觀點相悖。B項和D項:均缺少“全球化”這一核心話題。
【例2】目前,IBM公司研發的電腦沃森戰勝了美國電視智力節目《危險邊緣》的兩名人類常勝將軍,一時間,很多網友擔心,電腦越來越像人了,將會超越人類智慧。從深藍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電腦會代替人腦嗎?近幾年,每次有電腦戰勝人腦的事發生,都會有“終結者”之類的擔憂。甚至有人認為,電腦的計算速度正變得越來越快,不久的將來電腦將能夠模擬人腦、產生意識,并最終替代人類。作者對于“電腦替代人腦”這種觀點的態度是:
A.作者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有可能實現電腦模擬人腦
B.看不出作者是否認同“電腦替代人腦”這種觀點
C.認同這種觀點,因為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超越人類智慧
D.不認同這種觀點,因為人類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主宰者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電腦會代替人腦”的關鍵信息。有關“電腦會代替人腦”的問題出現在文段后三句話。根據“都會有‘終結者’之類的擔憂”“甚至有人認為”可知,作者僅在客觀陳述他人觀點,沒有論述自己的觀點。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與作者的態度相符。因此,選擇B選項。
【糾錯】A項、C項和D項:“作者認為”“認同”“不認同”都是給出某種觀點,不符合文意。
以上是《2024國考行測備考干貨:言語解題技巧之態度理解題》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