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4:46:35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3三支備考熱點-節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3交流群匯總】 ,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牛刀小試】
1.(單選題)【2023.2.25聯考】下列詩句內容與傳統節日對應錯誤的是:
A.“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寒食節
B.“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端午節
C.“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中秋節
D.“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元宵節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出自唐代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意思是: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故描寫的是元宵節。并非寒食節。A項錯誤,當選。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出自唐代元稹的《表夏十首》,詩句中彩縷指的是綁粽子的帶子;碧筠粽表示的是包粽子的箬葉的顏色為深綠色,即為深綠色的粽子。香粳白玉團指的是撥開粽葉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樣白。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習俗。故描寫的是端午節。B項正確,排除。
C項:“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出自宋代蘇軾的《陽關曲·中秋月》,意思是: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詩句表達了作者對漂泊的無奈和分離的不舍。故描寫的是中秋節。C項正確,排除。
D項:“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出自清代符曾的《上元柱枝詞》,意思是: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故描寫的是元宵節。D項正確,排除。
2.(單選題)【2023.2.25廣東】以下詩句描寫的節氣或節日,發生在秋季的是:
A.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B.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
C.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D.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第二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出自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八月十五即中秋節,C項正確。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出自唐朝李世民《除夜》,描寫的是除夕節,A項錯誤。
B項:“玉律傳佳節,青陽應此辰”,出自唐朝詩人冷朝陽的《立春》,描寫的是春天,B項錯誤。
D項:“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出自唐朝文秀的《端午》,描寫的是端午節,D項錯誤。
(編輯:阿正)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上一篇:2023年三支備考-端午節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