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8 14:27:4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2024公務員行測考試迫在眉睫,即將拉響“戰斗”的號角。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這個節骨眼上,咱華圖直接來“干貨”,走過路過可千萬別錯過,萬一考了,那就是大家賺到了。
干貨1:圖形推理之一筆畫
歷年公務員考試中,一筆畫都是大熱的知識點,當我們遇到圖形整體有些雜亂,從各個規律均無法下手的題目時,可以考慮一筆畫的規律。如下圖所示:
這時候就必須安利咱們華圖專治一筆畫的奇點法了,我們可以迅速查找圖形中的奇點(從該點發出的線條數為奇數的點),如果該圖形的奇點數為0或2,無論是多復雜的圖形,都可以一筆畫出來,屬于一筆畫。我們務必要掌握一筆畫的圖形特征,在出現此類題目時一擊必勝。
干貨2:圖形推理之面的數量
近年來,省考考判斷推理中數量類中面的考查,從考查頻次上來說,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對于封閉空間特征特別明顯的圖形推理,我們一定要首先考慮一下面的數量,除卻單純數面外,最大面、最小面的特征,交叉面的邊數、黑色部分的面積等都是我們可以考慮的方向。
干貨3:加強論證之前提類題目
在前提類題目中答案一般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必要前提,一個是建立聯系的前提項。而建立聯系的前提項的考查手法比較固定。在考查建立聯系前提項的題目中一般論點和論據看起來沒什么必然的聯系,此時大家可以直接預設答案去瀏覽選項,從而實現“秒殺”。我們通過一道真題來為大家舉個例子。
【例】有些人的心情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比如飛行員擔心遇到雷暴,雖然沒有什么奇招。但有些食物的確能讓大腦更好地運作,可可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因為可可含有大量的茶堿和咖啡因。它們可以有效的減輕壓力和緩解疼痛。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
A.雖然可可富含咖啡因,但咖啡因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發揮其減壓作用
B.據研究顯示,可可中含有的茶堿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內啡酞,而內啡酞對減輕壓力和緩解疼痛非常有效
C.每天攝入主要原料為可可的黑巧克力對情緒會有一定影響
D.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有助于大腦產生緩解壓力和焦慮所需的激素
【答案】B
第一步,看設問“前提”,確定題型。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它們可以有效的減輕壓力和緩解疼痛。
論據:可可含有大量的茶堿和咖啡因。
【圖圖點撥】找這道題目的論點和論據對大家來說想必都不難,但如何實現盡量“少動腦”,直接“秒殺”出答案,了解論點論據的關鍵詞非常重要。在本題中論點和論據的關鍵詞我們已經用加粗字體表示出來。非常明顯論點中的“減輕壓力和緩解疼痛”和論據中“可可含有大量的茶堿和咖啡因”之間無明顯論證關系,此時就需要找到一個選項能夠建立起兩者之間的關系。觀察C項說明茶堿和咖啡因能夠刺激內啡肽,內啡肽可以減輕壓力和緩解疼痛,直接建立了論據和論點之間的聯系,屬于前提。
干貨4:翻譯推理
翻譯和推理規則可以解決絕大部分“推來推去”的題目,掌握了翻譯規則,就可以準確地把題目中的條件翻譯成邏輯命題的形式,掌握了推理規則,就能準確地根據題干給出的條件推理出正確的結論。
(一)四組翻譯
公式 | 邏輯關聯詞 | ||
假言命題 | 翻譯一 | p→q | 如果/只要/倘若p,那么/則就一定/必須/關鍵q; 為了/要想p,一定/必須q; 凡是/所有p,都q; p離不開q; p是q的充分條件。 |
翻譯二 | q→p | 只有p,才q; 除非p否則不q; 不p不q; P是q的基礎/前提/關鍵/必備的/必須的/必要條件。 | |
聯言命題 | 翻譯三 | p∧q | …并且…,…而且…,…和… …與…一塊兒; 既…又…,…又…,…還… …也…; 不但…而且…,雖然…但是…; |
選言命題 | 翻譯四 | p∨q | p或者q …和…中至少有一個; |
(二)兩組推理
第一組推理:逆否等價命題
p→q 等價于 ¬q→¬p
(口訣: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得不到確定性結論)
例如,為了成功一定要努力。翻譯為:成功→努力。
結合逆否命題,“成功→努力”可以有兩種推理:
、僖晒,那么必須努力。
、诓慌,那么不可能成功。
對于p→q的否前或肯后都不能得到任何必然的結論。但是,加上“可能”二字就可以了。“成功→努力”可以推理為:
、倥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
、跊]成功,可能努力了,也可能沒努力。
第二組推理:摩根定律
對于“p且q”而言,為假的情況是:p、q中至少有一個為假。因此,¬(p且q)等價于¬p或-¬q。
對于“p或q”而言,為假的情況是:p、q均為假。因此,¬(p或q)等價于¬p且¬q。
同理,這兩個公式從右到左的等價也成立,即
(1) ¬(p∧q)= ¬p∨¬q
(2) ¬(p∨q)= ¬p∧¬q
最后要教給大家的一點就是:舍棄原則!舍得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卻不一定能做到,每次都在“再給我5分鐘這道題我一定能做出來”的無謂掙扎中浪費了做對更多題目的機會……不會做就果斷放棄!沒有任何一道題目值得你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