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11:17:42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知識之地質災害—地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告預計2024年5月份發布,筆試預計在7月份進行,其他崗位考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為了方便各位考生進行備考,甘肅華圖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地理知識之地質災害—地震,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的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十幾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但這一兩次也足以讓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比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人們難以預測地震,也無法避免地震,即便是預測到的地震也多半是巧合。東漢時期地震頻發民不聊生,后來著名張衡的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預測到了西部的一次地震,但由于儀器也正處于驗證階段對于當時的百姓而言也未能真正挽救他們的生命。即便在當下這個時代對于地震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強化建筑,加強抗震能力。
一、概述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大多數破壞性地震就發生在地殼內。(地球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
二、地震的類型
1.根據震源深度進行分類
地震構造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數破壞性地震是淺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紀錄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786公里。
一年中,全球所有地震釋放的能量約有85%來自淺源地震,12%來自中源地震,3%來自深源地震。
2.按震級大小分類
弱震:震級小于3級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大于3級、小于或等于4.5級的地震;
中強震: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的地震;
強震:震級等于或大于6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于或等于8級的叫巨大地震
三、地震相關指標
地震的傳播方式:
縱波(P):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傳播速度較快,到達地面時人感覺顛動,物體上下跳動。
橫波(S):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比縱波慢,造成危害較縱波嚴重,到達地面時人感覺搖晃,物體會來回擺動。
面波(L):是縱波和橫波在地面相遇后的混合波,造成建筑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原因。面波傳播速度小于橫波,所以跟在橫波的后面。
烈度:衡量地震破壞程度。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而言,震源淺、震級大的地震,破壞面積較小,但震中區破壞程度較重;震源較深、震級大的地震,影響面積較大,而震中區烈度則較輕。
震源:地球內部直接產生破裂的地方稱為震源,它是一個區域,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它實際上也是一個區域。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叫做震中距。從震源到地面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
【試題練習】下列關于地震相關說法錯誤的有:( )。
A.地震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地震災害
B.震級是地震能量大小的表示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地震每增1級,能量提高30倍
C.一次地震有多個烈度。一般情況下,震級越高,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D.橫波傳播速度比縱波快,造成破壞性強
【華圖解析】答案選D。地震是破壞性極強的地質災害,無法預測和避免。震級是衡量地震釋放出能量大小的一個指標,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一個震級間釋放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有多個烈度,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系來說,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而言,震源淺、震級大的地震,破壞面積較小,但震中區破壞程度較重;震源較深、震級大的地震,影響面積較大,而震中區烈度則較輕?v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故A、B、C三項說法正確,故本題答案為D項。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上一篇:2024年甘肅省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易錯點總結之政治類知識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