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4:33:50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邏輯判斷中,有一種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就是“前提型”題目,他的問法當中經常提到的是: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基于的“假設”或者“前提”。我們知道,“前提”就是從論據到結論中間缺少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何從論據得到結論,這是一個很關鍵的條件。
舉個例子:
論據:小明很聰明
結論:所以,小明人緣很好
我們發現從“小明聰明”如何得到“小明人緣好”,中間其實缺乏了一個前提,就是“聰明的人,人緣都很好”,加上這個前提,結論就成立了。其實這就是我們做前提型的“搭橋法”:當論據和結論之間存在跳躍概念的時候,建立跳躍概念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啦!我們來看一道題目:
【例1】配方奶被坂崎腸桿菌污染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奶粉本身就含有少量坂崎腸桿菌;二是通過周圍的環境和被細菌污染的器具或者雙手進入配方奶。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用不低于70攝氏度的水來沖調嬰兒的配方奶。
以下陳述如果為真,哪項是上述結論的前提?
A.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原因是坂崎腸桿菌
B.70攝氏度以上的水可殺死坂崎腸桿菌
C.水溫低于70攝氏度不會影響奶粉的營養
D.絕大多數細菌無法在沸水中存活
【華圖解析】B。題干先論述配方奶會被坂崎腸桿菌污染,接著提出結論:用不低于70攝氏度的水來沖調嬰兒的配方奶。該論證顯然在"阪崎腸桿菌"和"不低于70攝氏度的水"之間存在跳躍,要使該結論成立,需要在兩者之間建立聯系,即說明70攝氏度以上的水可殺死坂崎腸桿菌, B 項即題干結論成立必需的前提。其他三項均未指出兩者之間的聯系,不是所要尋找的前提。故本題選 B 。
通過這道題,我們發現做“前提型”的題目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關注題干中“論據”和“結論”里的跳躍概念。這道題當中,論據核心是“板崎腸桿菌”,結論的核心是“不低于70攝氏度的水”,所以我們在看選項時就要關注:“板崎腸桿菌”和“不低于70攝氏度的水”這兩個關鍵詞即可。如果存在跳躍概念,那么建立二者聯系就可以了。
下面再通過一道例題進行鞏固練習:
【例2】質學家在澳大利亞中部距地表3千米的地下發現了兩處直徑超過200千米的神秘自然景觀,景觀所含有的石英砂中有著一簇簇的細線,這些細線大部分是互相平行的直線。地質學家認為,這些景觀很可能是巨大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坑,而石英砂的結構就是造成斷裂的證據。以下哪項是上述論證成立的必要前提?
A.只有經歷高速的隕石撞擊,地層中的石英砂才會顯示出含有平行直線的斷裂結構
B.石英砂普遍存在于地球表面,由于堅硬、耐磨、化學性能穩定而很少發生變化
C.該景觀的直徑之大,并不同于其他的隕石坑,很可能不是一次形成的
D.該景觀周圍的巖石是3億年到4.2億前形成的,那么撞擊也應發生在那一時期
【華圖解析】A。題干論據:景觀所含有的石英砂中有著一簇簇的細線,這些細線大部分是互相平行的直線。題干論點:這些景觀很可能是巨大隕石撞擊形成的隕石坑,而石英砂的結構就是造成斷裂的證據。題干在論據和論點之間存在跳躍,需要在“石英砂中互相平行的直線結構”和“隕石撞擊”之間建立聯系。A 項,指出只有經歷高速的隕石撞擊,地層中的石英砂才會顯示出含有平行直線的斷裂結構,在石英砂中互相平行的直線結構和隕石撞擊之間建立了聯系,是題干論證成立的必要前提。其他三項均未指出兩者之間的聯系,不是所要尋找的前提。故本題選A。
這道題仍然是論據和結論之間存在跳躍概念,我們只需找到“石英砂互相平行的直線結構”與“隕石撞擊”之間的關系,就可以快速找到正確答案了就可以得出答案啦,這就是搭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