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9:57:51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熱點背景】
從零食盲盒、美妝盲盒到機票盲盒、寵物盲盒,近幾年社會上悄然刮起了一陣的盲盒風,在年輕人眼中,似乎“萬物皆可盲盒”。購買者期盼能夠用較低的成本從盲盒中抽取意想不到的、物超所值的物品。
【提出觀點】
近幾年,“盲盒經濟”帶動的新消費風潮已頗具規模,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追逐和購買。盲盒能夠受到消費者追捧,也許就在于利用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效應”。 但是,在一次次開盲盒“翻車”過后,出現了不少行業亂象,盲盒經濟要想走得長遠,勢必面臨重新洗牌。
【原因分析】
1、商家的營銷心理。盲盒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商家明確了解消費者的“獵奇心態”和“賭博心理”。商家在一開始就會營造“低價實惠”“物超所值”的概念,讓消費者上癮。盲盒的核心營銷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對于“不確定經濟”因素的完美把控。
2、年輕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盲盒之所以能一直火爆,并且被大范圍的年輕消費群體們所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新奇,以及性價比。因為低價定位,再加上“物超所值”的渲染,很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賭徒心理”,也能讓更多群體加入進來。
【問題分析】
1、產品質量難以保障。依靠短視頻營銷火起來的盲盒,很多僅僅只是蹭盲盒概念,單純將商品裝進盒子售賣,沒有任何的產品創新,也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保障,假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機票盲盒”后期無法退款退票,套路消費者,投訴數不勝數。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后服務亟待改善,一些消費者買到的盲盒內容物與宣傳不符;還有一些消費者拆封后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有的到手時已被拆開過。
2、商家過度營銷。短視頻平臺上各種盲盒不僅平平無奇而且質量堪憂,最關鍵的是商家的惡意抬價,更是讓盲盒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在盲盒衍生出的二手交易市場上,一些限量款盲盒甚至被炒到天價,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
3、引發惡性事件。“寵物盲盒”的推出正是商家為了利益而損害動物的生命的典型案例。
4、消費者過度消費。部分消費者沉溺盲盒產品,過度消費。部分網絡游戲玩家為了抽中心儀的獎品,不斷充值。一些消費者為了收集齊全整套產品,反復購買盲盒,花費很大。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倡導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助長投機心理,使消費者深陷其中,養成不良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特別是對未成年人負面影響很大。
【提出對策】
1、出臺盲盒相關的法律規范。明確盲盒產品的范圍以及“盲”的程度,明確盲盒產品銷售中合法與違法的邊界。有些產品并不適合以盲盒形式進行不確定的銷售,應明確禁止銷售。同時盲盒銷售的‘盲’通常應表現為盒中所裝商品款別的不確定性,即拆開盲盒的瞬間才知道具體的款別,而不是對關鍵信息避而不談或只字不提,尤其是用途、性能、規格等關鍵信息必須透露。
2、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提高消費者的證據意識。盲盒的受眾中相當一部分為經濟基礎、自控能力相對薄弱的未成年人,他們的盲目跟風后果可能更加嚴重。在持續興起的盲盒經濟下,要提倡大家理性消費、節制消費,切忌盲目跟風、購買成癮。
3、經營者應自覺依法誠信經營。經營者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各項權益,不應利用人性弱點,誘導盲目消費、過度消費。經營者必須承擔法定的質量擔保責任,確保商品質量信息真實,不可過度利用消費者的獵奇心理,誤導人們沖動消費。經營者不得濫用其掌握的消費者的消費大數據,暗中修改中獎機會。
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對此加強監管。關注到盲盒背后的殺熟、囤積居奇、虛假宣傳等一系列問題,凈化盲盒經濟亂象,讓行業自治與政府監管雙管齊下。
【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