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1:29:4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總書記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農村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生態環境短板。因此,我們要大力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讓自然為人民群眾提供宜居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構建生態文明,堅持黨的領導。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當前,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正抓緊研究制定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建立覆蓋全面、權責一致、獎懲分明、環環相扣的責任體系,相關部門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新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謀劃開展,將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緊盯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點任務,推動被督察對象切實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
構建生態文明,因地制宜規劃。一味保護生態,民眾脫貧難;只談發展,民眾健康難。正如中國儒家思想倡導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陰陽調和”,中國政府也要在生態與經濟之間尋求平衡點。而綠色發展理念就是中國政府切中要害得出的結論。依托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在順應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大搞經濟,既富足了民眾生活,又保護了自然,何樂而不為?例如杭州西溪濕地公園,順應當地發展規律,因地制宜進行開發,保護了當地的環境氣候,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帶動了經濟發展。因此,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共生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具體規劃分析。
構建生態文明,完善體制機制。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的民間河長胡福慶一直堅持巡查河道,清理河道兩側垃圾,監督水體環境質量,“河水清了,環境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就更美好。”水有人治,責有人擔。從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到推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從建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制度,到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數十項改革方案接連實施,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構建。
從古代推崇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近代強調“人定勝天”,再到當下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人類在文明發展的探索中,逐漸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平衡之道。只有堅持生態文明的建設,才能真正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能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生態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