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7:20:1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國、省考的資料分析材料中,我們不僅僅能見到諸如同比、環比、增速、增幅等等術語,在有些材料里我們也經?吹奖热缫幠R陨、GDP、GNP、增加值、名義增長率、實際增長率等概念,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些概念我們當時都沒有來得及深究,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些很有意思的術語,希望能幫助大家在每次讀到這些詞語的時候更好地理解它們,進而更好地理解整篇材料,快速解決問題。
1、規模以上
這個詞是資料分析中的?土,大家非常熟悉。有時候我們也簡稱“規上”。我們在理解的時候,可以這么去理解,國家在統計各項經濟數據的時候,大大小小的企業、公司太多了,統計起來非常繁瑣,有一些小公司在統計的時候算不算其實對于了解整體的經濟狀況影響不是很大,所以,就制定一些衡量的標準,高于這個標準的,我們就稱之為“規模以上”。例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的是年主營收入大于2000萬的工業企業(含國有工業企業)。而對于不同行業的衡量標準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對于規模以上服務業有三類:轄區內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衛生等行業。轄區內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等行業。轄區內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及社會工作等行業。
2、GDP與GNP
GDP中文名稱是“國內生產總值”,統計官方網站上給出定義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不太好理解。所有人都聽過,但真的理解嗎?你可以說,百度一下唄。你相不相信,即使百度一下,也是很難理解的。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GDP,通常指的是一個國家,當然也可能是每個省、市(也就是定義中所說的區域),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一年,也可能是一個季度、半年等),賣出的所有終端商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注意這里的“終端”,它的意思是必須是賣出去,而僅僅是生產了,卻沒賣出去,是不算的,而且必須到了最終的消費端,比如說農民種菜賣給了超市,這個是不算的,超市把菜賣給消費者才算,因為這時候才體現了這個商品的真正價值。我們賣出去的產品,包括看得見的,比如手機、汽車、電腦等等,也包括看不見的律師費、華圖進行公務員授課的培訓費等服務費。附帶的,我們說到GDP經常還會說到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如何理解?簡單說,就是我們賣出去的東西都賣給誰了。如果賣給了個人消費者,這就叫消費;如果賣給了政府和企業,這就叫投資;如果賣給了國外,這就叫出口。所以這三駕馬車就是消費、投資和出口。
對于參加公考的小伙伴們來說,關于GDP,你還需要知道,在GDP的計算方法中,其中有一種計算方法是,GDP等于三大產業增加值之和。比如在2014年河北公務員考試《行測》中有一篇材料就體現了這個計算方法:
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比去年實際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95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968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0%,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所以,今后我們今后就注意了,給出了三大產業增加值,我們就可以計算GDP了。
GNP,中文名稱叫國民生產總值,通俗地說,GNP是GDP再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特別強調國家的概念。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英國人在我們國家做生意所得的產值是計入中國的GDP的,但是要計入英國的GNP。GNP無論是縮寫還是中文名稱,和上面我們提到的GDP僅有一“字”之差。GNP在資料分析的“地位”也不如GDP,因為它在資料分析材料中出現的頻率較低。如果只是為了解答資料分析題的話,在此我們就和大家強調一點,不要和GDP混淆即可。
3、增加值
“增加值”經常會被小伙伴們理解為和“增長量”一樣的概念,這是錯誤的。后者是我們在梳理資料分析知識體系的時候,發明的一個詞語,指的是現期量比基期量多的那一部分,很顯然,現期量可能大于基期量,也可能小于基期量,所以“增長量”就會有正有負。前者是經濟統計術語,指的是生產過程中 創造的新增價值,“增加值”有不止一種計算方法,但
我們做資料分析題不需要知道,我們只需要把“增加值”這個概念理解為一個專有名詞就可以了,“增加值”不是增長量,不能按照增長量的計算方法來計算。比如說我們經?吹讲牧侠镎f到“…工業增加值為…億元”,咱們就可以理解為這是工業的一個值就可以了,具體什么值呢?增加值!雖然這個詞里有“增加”兩個字,但是我們不需要去操心增加的值是多少,因為這個增加的值已經有專門的人計算過了,不需要我們去計算,給到我們的數據已經是新增價值了,所以叫做“增加值”。比如我們看2017年江西公務員考試《行測》一篇材料的部分段落內容:
2015年,江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68.9億元,比上年增長9.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2731.2億元,增長7.7%;重工業4537.7億元,增長10.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269.1億元,增長6.3%;集體企業19.3億元,下降5.7%;股份合作企業22.3億元,下降2.0%;股份制企業2847.6億元,增長9.6%;私營企業2992.2億元,增長11.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112.5億元,增長6.9%。
4、實際增長率和名義增長率
“增長率”這個概念我們接觸過資料分析的小伙伴們都知道,是現期量比基期量多的那一部分,和基期量的比值。但是我們有的時候還會在材料里看到“實際增長率”和“名義增長率”,而且往往一旦材料里提到二者之一,另一個也會提及。為何“增長率”又分“實際”和“名義”呢?
其實如果材料里不提“實際增長率”的話,說到的增長率,大多數就是所謂“名義增長率”,就是因為“實際增長率”的出現,才需要區別對待。如何理解這里的“名義”和“實際”呢?我們拿上面我們提到的GDP來舉個例子。比如有個國家,2020年一年啥都沒干,就生產了10個零件,每個零件賣2元錢,那么這個國家的名義GDP就是20元,到了2021年,生產了12個零件,每個零件賣3元,這個國家2021年的名義GDP就是36元。但是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生產數量增加了20%,但GDP卻增長了80%。我們在拿2021年和2020年跨年度比較出來的80%的增長率,一方面來自于數量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來自于價格波動的影響,那假設數量沒有變化,就是純粹的價格隨市場的調控而變化,隨之而來也會帶來增長率的變化,而這種價格的變化,我們大致地可以理解為通貨膨脹,而摻雜著價格上漲帶來的增長率的變化,衡量標準是不一致的,所以我們給它冠之以“名義”二字。那如何解決這種不一致呢?我們可以以某一年的價格作為基準價格來進行計算。比如說上面的例子中,我們要是以2020年的價格作為基準的話,2021年的實際GDP就等于2021年的產量×2020
年的價格=12×2=24元,那其實這里的“名義增長率”也是類似的意思,指的是沒有刨除通貨膨脹等因素而計算出來的增長率,我們可以理解為毛的增長率,不是那么純粹和準確。我們來看2019年河北公務員考試《行測》第121題:
2019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726億元,同比增長8.7%。
按照2018年一季度價格計算2019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多少億元?
A. 85065
B. 96526
C. 99283
D. 114000
5、旅客周轉量和貨物周轉量
提到這兩個周轉量的概念,就不得不說到旅客運輸距離和貨物運輸距離這兩個詞,這些詞語,相信對于做過資料分析題目的小伙伴們并不陌生,它們經常出現在平均數問題中,對于這些概念的透徹理解,有助于下次我們再碰到與之有關的平均數問題的快速解答。
旅客周轉量,可以說是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運輸旅客,也就是運輸人的量的大小,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國家或者某個地區對于本國的或者當地的交通部門運輸人的量的一個考核指標。但是衡量這個量的大小,我們不能單純地去用運輸了多少人來衡量,那樣就太不嚴謹了,比如說,A國家在一年內通過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公路、鐵路、水路等)運輸了100萬人次,但是只運輸了1公里;B國家在一年內通過各種交通運輸方式輸運了10萬人次,但是卻運輸了1000公里,如果單純地比較運輸人數的話,很明顯A國家的運輸人數較多。所以我們定義了旅客周轉量這個概念,它不僅和人數有關,還與把這些人運輸了多遠有關,兩者乘積即為旅客周轉量,所以對于上面這個例子來說,A國家當年的旅客周轉量就是100
×1=100萬人公里;B國家當年的旅客周轉量就是10×1000=10000萬人公里,顯然B國家當年的旅客周轉量大于A國家,說明總體上來說,B國家的旅客運輸量相對比A國就要大。
類似地,既然旅客周轉量是運輸人次×運輸距離,那么貨物周轉量一定是運輸質量×運輸距離了,所以它的單位通常是噸公里或者是萬噸公里,而這里對應旅客的運輸距離也有專門的名字,叫旅客運輸距離,運輸人數叫做客運量,對應貨物的運輸距離叫做貨物運輸距離,運輸貨物的質量叫做貨運量。
另外,由旅客周轉量的單位“人公里”也可以看出來這個量是由人的數量和距離兩者相乘得到;由貨物周轉量的單位噸公里也可以看出來這個量是由質量和距離兩者相乘得到。那下次已知旅客周轉量和旅客運輸距離,我們就可以用前者除以后者得到運輸旅客量了,即
實際上,資料分析材料里除了上面我們今天研究的一些概念以外,應該還有不少挺有意思的術語,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平常做題的時候記錄下來,事后查閱資料,個個擊破弄清楚具體含義,久而久之我相信你資料分析題會做的又快又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