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7:21:0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判斷推理中的定義判斷作為詞句語義理解的一類題型,涉及領域涵蓋了法律、心理、管理、文學、生物、經濟、科技等等多個行業的專業名詞,可謂花樣百出,想僅僅依靠某一塊的專業知識來解題,顯然是有些捉襟見肘。而定義判斷相比于圖形推理、邏輯判斷等其他模塊而言,推理性、技巧性較弱,沒有嚴謹的公式口訣和必然規律,一直讓各位備考的小伙伴們頭疼不已。加之近年來定義判斷的考查難度不斷增加,如題干文字增多、新型名詞、干擾項相似度高等,都使得不少考生心焦不已。
在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中,對于定義判斷,我們以關鍵信息法來破解定義,如下圖所示,被定義項、定義項成為我們拆解定義題干的手段,輔以對比選項的方法,對定義做出大致理解并進行選項篩選。
在日常刷題過程中,大家更擅長使用的是關鍵信息法中的定義項,提取特定語句,甚至有的同學僅憑借的是良好的語義理解,直接去感知選項符合與否,往往忽略了被定義項的功能。實際上,被定義項能給我們最初的簡單預判,題干的近百個漢字都是為了解釋這個名詞而存在的,其高度概括性對于一些題目甚至能快速解題。
如2019年國考真題,考查法律學知識,題目文字較多,涉及案例分析,貌似很復雜不易解題。但實際根據被定義項就能快速破題。
【例】訴前財產保全是指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由人民法院采取的一種財產保全措施。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訴前財產保全的是:
A. 工廠甲向信用社乙貸款500萬元,甲無法按期歸還,乙隨即起訴,審理期間得知甲已將設備轉賣,遂請求法院查封甲正在出售的大樓
B. 甲與乙簽訂購銷合同,甲給乙200萬元預付款后,發現乙有欺詐行為,無力履行合同,遂請求人民法院凍結200萬元預付款
C. 銀行甲與公司乙簽訂協議,甲向乙提供5000萬元貸款,分3期還清,第一筆到期時乙無力歸還,甲向法院申請查封乙的財產
D. 甲欠乙10萬元,乙多次找甲還錢未果,得知甲有一輛轎車,乙向法院申請將甲的轎車予以查封,再將甲告上法庭
【解析】通過被定義項分析,可拆分為兩個關鍵詞“訴前”“財產保全”,所謂“訴前”即起訴前,定義項中也出現過的關鍵詞,閱讀選項即可看到A選項中出現“審理期間”幾個字,顯然已不符合定義要求,此題選不屬于項,因而快速確定答案為A選項。
讓我們以被定義項,再來看一看2017年天津市考的真題:
【例】現實型漸進決策,是指決策者不可能擁有人類的全部智慧和有關決策的全部信息,決策的時間、費用又有限,故決策者只能采用應付局面的辦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調整中”作出決策。該理論要求決策程序簡化,決策實用、可行并符合利益集團的要求,力求解決現實問題。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現實型漸進決策的是:
A. 某經貿公司李總經理決策前能全盤考慮一切公司行動,以及行動所產生的影響,選擇具有最大價值的行動作為對策
B. 張董事長認為在公司發展的決策中,不可能預見一切結果,只能在供選擇的方案中選出一個“滿意的”方案,因此往往只看方案的部分結果
C. 田主任在提出部門發展決策時,很大程度上受潛意識的支配,許多決策行為常常感情用事,因而作出不明智的安排
D. 李廠長強調工廠的生產不能一味擴張,要立足于工廠發展的現實,面臨機遇時要當機立斷,把有限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重要的環節,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對生產進行不斷地完善
【解析】拆分被定義項,可得到三個關鍵詞“現實型”“漸進”“決策”,其中“現實型”強調基于眼前的現實問題,“漸進”說明不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完善,“決策”強調本質為做出決定。A項“全盤考慮”,B項直接“選出一個‘滿意的’方案”,都不符合“漸進”這個核心要素,C項“感情用事”“不明智“,顯然都違背了“現實”這一原則,因而鎖定D項,“立足現實”“不斷完善”貼合了被定義項的本質要求,確定為正確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