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8 15:13:5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牢騷太重防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黨的十九大之后,中國沒有沉迷在經濟連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的喜悅中,而是提出要主動降速,正是這長遠眼光,高瞻遠矚的英明決策讓中國的經濟形勢以退為進,有了更強勁的發展動力,面對新時代、新形勢,要把握好大局謀劃和創新驅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經濟新常態下要大局謀劃發揮好各自職能為高質量發展“破圈”。在經濟的發展中有兩個重要主體,市場和政府。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政府主導并對未來的發展形勢作出明確的判斷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更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需求的重要保障。而在經濟發展歷史階段里,我們長期遵循著世界發展的規律,發展市場經濟的活力,還需要把握市場的主體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逐步推出放管服改革,讓市場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遵循市場的優勝劣汰,激發市場主體的競爭性和創造性。在這個階段里政府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高質量的監督和提供更好的服務,簡政放權把主體責任和發展責任下放到市場主體,政府在市場發展出現惡性競爭等失序行為才會發揮出有為之手加以糾正,并且為市場發展不斷優化服務形式和種類,更好地釋放市場經濟的活力。
經濟新常態下要注重創新發揮好數字賦能為高質量發展“布局”。“惟保守也,故永舊; 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在百日維新中的觀點同樣適用于當今的經濟發展。面對波詭云意的經濟發展環境,新發展理念應運而生,五大發展理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創新是內在動力,也是發展的第一要義,中國的經濟發展從一窮二白逐步走趕上了資源型規;偷统杀玖畠r勞動力的時代紅利,成就出長三角及珠三角經濟帶的發展奇跡,但也為我國的環境和人民的幸福帶來了沉痛的災難,因此,一定要轉變經濟發展結構,貫徹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視人才,積極培養科技型、知識型、應用型等多面型人才,善用巧用數字經濟,大力發展大數據、區塊鏈等互聯網數字經濟,重點突破航空航天、生物醫學、種子研發、機械制造等重點領域和薄弱領域,加大經費支持為創新驅動發展掃平一切障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長遠看還是東風浩蕩。“中國經濟具有長期向好的光明前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發展決定了國家的強盛,奠定了國家的底氣,也決定了民族的復興之路。面對三年多的疫情形勢,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新形勢下我們更要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加強整體謀篇布局和創新發展,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