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13:25:1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在行測考試中,常識判斷是必考專項,其涉及范圍極為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時政、法律、科技歷史人文、地理等內容。從出題特征上來說,綜合性考察趨勢愈發明顯,與時政背景結合也更加密切,準備難度較大,需要注重日常積累。結合現在的全國性時政熱點,
2023年第二季度,全國旅游業重啟的當下,淄博燒烤的熱度居高不下,成為全國備受關注的熱點事件。在淄博市《致廣大游客朋友的一封信》中,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對淄博進行過一番聲情并茂的推介,其中提及“淄博是齊文化發祥地,誕生了太公封齊、管鮑之交、管晏輔國等故事,成就了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美談,孕育了《孫子兵法》《齊民要術》《考工記》《聊齋志異》等巨著”。其背后涉及的文史考點不僅僅是山東省情,也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接下來重點就稷下學宮以及在中國人文發展史上留下重要影響的人物背后的相關常識考點進行總結。
1.稷下學宮概況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始建于齊國國君田午時期(戰國時期)。“稷下”即稷門之下,因建在齊國國都臨淄的稷門(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外而得名,稷下學宮基本與田齊政權相始終,隨著秦滅齊而消亡。
稷下學宮是一所集講學、著述、育才活動為一體并兼有咨政議政作用的高等學府,實行“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無言責”的方針,稷下學宮“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語出司馬光《稷下賦》),倡導兼容并包、獨立自由的學術精神,是博士制度的先聲。稷下學宮還制定了歷史上第一個學生守則——《管子·弟子職》。
稷下學宮的學者被稱為稷下先生,隨其門徒,被譽為稷下學士。著名的稷下先生鄒衍、淳于髡[kūn]、田駢、慎到等都曾游學稷下。
稷下學宮“祭酒”指的是稷下學宮之長。“祭酒”本義指的是用酒祭祀或者祭奠。后來引申為一種宴席的禮儀。與此同時“祭酒”也用于官職和稱謂,意思是首席、主管。比如軍事祭酒指的就是軍事主管。稷下學宮“祭酒”指的便是稷下學宮的首席、主管的意思。
2.稷下學宮重要人物及學派
人物類的考查,重點聚焦的是人物作品、思想和主要事跡的對應,其出題范圍較為廣泛,比如2023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曾經涉及春秋戰國時期的賢才能臣。因此接下來重點介紹稷下學宮幾位重要思想家以及學術流派。
(1)荀子:荀子曾長期擔任稷下學宮祭酒。在義利觀上,荀子主張“先義后利”,“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與孟子“重王道,輕霸道”的觀點不同,荀子更加強調“王霸兼容,以王道為本”。荀子主張“禮法并施”,將禮樂教化作為主要手段,以法治手段作為補充。這一思想是稷下學宮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同時,荀子也是第一次將齊魯作為地域并稱的學者。
(2)黃老學派:該學派尊崇黃帝和老子的思想,以道家思想為主并且采納了陰陽、儒家、法家、墨家等學派的觀點。黃老學派思想發展主要以修行、經世、致用為主題。其在稷下學宮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慎到、田駢、環淵等。
代表人物—慎到:《史記》記載慎到在齊宣王時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早年曾“學黃老道德之術”,后來成為法家創始人物。也有人鑒于其道法結合的思想傾向,稱之為道法家。慎到反對儒家的“德治”思想,他提倡重“勢”和“無為而治”。“勢”指的是,君主權勢,借此以保證法律的執行。著有《慎子》一書。
(3)管仲學派:管仲學派主要指稷下學宮講解管仲或其學派的著作。在王霸之辯上,管仲學派主張王、霸并舉,實行王道還是實行霸道,要針對具體情況而定。在義利觀上,他們主張義利并重,“厚愛利足以親之,明智禮足以教之。”即禮義教化與物質利益相輔相成。同時也非常注重道德精神價值的追求,將禮、義、廉、恥等道德規范稱之為“國之四維”。
(4)稷下學宮“三大辯手”:田駢(齊國人)道家代表人物,人稱“天口駢”。兒說(宋國人)名家代表,人稱“齊貌辯”。鄒衍(齊國人)陰陽家代表,人稱“談天衍”。
代表人物—鄒衍:陰陽家代表人物、五行創始人。著有《鄒子》一書。提倡的主要學說是五行說、“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又是稷下學宮著名學者,因他“盡言天事”,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
試題練習
(單選)下列關于稷下學宮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
B. “稷”是齊國國都臨淄城(今山東省淄博市)一處城門的名稱
C. 在春秋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最早的學生守則《弟子職》
D. 曾在稷下學宮講學的學者有淳于髡、孟子(孟軻)、鄒子(鄒衍)
【華圖解析】C!兜茏勇殹肥且环莘浅U鎸、非常完整、非常寶貴的研究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教育史的文獻,收錄在《管子》之中,是戰國時齊國稷下學者托名管仲所作。D項,淳于髡,齊國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齊威王拜其為政卿大夫。以滑稽多辯著稱,后人把他譽為“稷下之冠”,主要成語典故有:諫威王“一鳴驚人”“樂極生悲”等。故本題選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