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10:12:5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假言命題作為行測邏輯判斷中的一個難點,一直以來給廣大考生帶來了許多“折磨”,而假言命題的推理規則恰恰是假言命題?嫉囊粋知識點。今天,華圖教育為大家帶來了假言命題推理規則的相關知識點梳理以及一些經典例題,希望能幫助廣大考生。
【知識點梳理】
一.定義:
假言命題推理規則:p⇒q⇔非q⇒非p(也稱之為假言命題的逆否命題)。
中文概括:肯前必肯后等價于否后必否前。
二.詳解:
1)p⇒q(肯前必肯后):
假言命題中,當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時,一定要推出肯定假言命題的后件。
例:如果明天天氣晴朗,我就和你去釣魚。明天天氣真的晴朗了,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正確答案:我會和你去釣魚。
華圖解析:題干是一個前推后的假言命題,推出關系為:明天天氣晴朗⇒我和你去釣魚,明天天氣真的晴朗是在肯定假言命題的前件,根據p⇒q(肯前必肯后)的原則,肯定了假言命題的前件,一定要推出肯定假言命題的后件,由此得到結論:我會和你去釣魚。
2)非q⇒非p(否后必否前):
假言命題中,當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時,一定要推出否定假言命題的前件。
例:如果明天天氣晴朗,我就和你去釣魚。明天我沒有和你去釣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正確答案:明天天氣沒有晴朗。
華圖解析:題干是一個前推后的假言命題,推出關系為:明天天氣晴朗⇒我和你去釣魚,明天我沒有和你去釣魚是在否定假言命題的后件,根據非q⇒非p(否后必否前)的原則,否定了假言命題的后件,一定要推出否定假言命題的前件,由此得到結論:明天天氣沒有晴朗。
由以上知識點,我們知道了假言命題的推理規則是肯前必肯后等價于否后必否前,除此以外都是無效推理,如肯后及否前是無法推出必然結論的。那么在考試中穎如何運用這些推理規則呢?請看以下例題:
【經典例題】
例.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由此可以推出:
A.一種文明如果沒有長期自我封閉,就不會走向衰落
B.一種文明如果沒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就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C.一種文明如果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就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D.一種文明如果沒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它就沒有同其他文明取長補短
【華圖解析】答案選B。題干條件可轉化為:①文明長期自我封閉⇒走向衰落;②文明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
A項,可轉化為:文明沒有長期自我封閉⇒不會走向衰落,否定①的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錯誤。
B項,可轉化為:文明沒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否定②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正確。
C項,可轉化為: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肯定②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錯誤。
D項,可轉化為:文明沒有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沒有同其他文明取長補短,否定②的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錯誤。
故本題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