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13:42:0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提到行測選詞填空,不少同學有這樣一種感覺——這些詞有啥區別啊,不是都一樣嗎。殊不知,辨別相近詞語的區別是選詞填空這種題目需要考查的一種能力。我們在做選詞填空時需要先圍繞空缺處進行分析,待分析清楚空義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在給定的選項中進行辨析,選出更符合空義的選項,命題時這里往往會設置幾個跟正確選項非常相近的干擾選項,這時就出現了文章一開頭提到的大家苦惱的問題,但是,詞語的辨析并非是沒有方法的,華圖教育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練就詞語辨析的“火眼金睛”。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組詞語:
【示例1】頓悟 領悟
觀察這一組詞語,都能夠表達明白了某事的意思,他們之間的不同就在于兩個詞語中不同的兩個“字”。那我們不妨分別來看看這兩個字:
“頓”,我們可以聯想到“頓時”,這個詞是時間很短的意思,所以這個“頓”可以解釋為短時間、一下子的意思,所以,“頓悟”指的是短時間內猛然醒悟,側重于短時間內明白;
“領”,我們可以聯想到“領會”,指的是了解、認識事物并有所體會,“領”即指的是了解,明白的意思,所以,“領會”意思就是體會、解悟,側重于親身經歷而有所明白。
這其實就是我們做題時常用的詞語辨析的方法——語素分析法,通俗地講,就是對于詞語中不同的字進行辨析,找到他們之間的不同,進而區分開兩個詞語。
就剛才的這組詞語,我們放到題目中來看一下:
【例題1】中國古代的儒家經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慮、身體力行的結晶。如果把經典僅僅當作一場耳提面命的說教,那你永遠進不了圣學大門。必得躬親實踐,才能切實__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們的修為才能日有所進。
A.頓悟 B.領悟
【華圖解析】B。這個空需要填入的是圣人的心得產生的作用,根據“深思熟慮”“躬親實踐”“心得”可知,是在自己經過了實踐之后產生的,文段并未體現短時間內明白的意思,排除“頓悟”,應選“領悟”。故答案為B。
上面是實詞,接下來我們換一組成語試一試。
【示例2】前赴后繼 前仆后繼
這兩個詞語也是非常相近的,都有一波接著一波、不斷投入的意思。但事情肯定沒這么簡單,能寫成兩個不同的字,應該還是不一樣的,那我們還是盤一盤這兩個詞語中不同的字。
“赴”,可以聯想到“赴約、赴會”,這里的“赴”是往、去前面的意思,所以,“前赴后繼”指的是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仆”,這個字大家可能比較多聯想到的是“仆人”,但在“前仆后繼”這個詞語中它是做動詞的,應該解釋為“倒下”的意思,所以“前仆后繼”指的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話不多說,上個題檢驗一下:
【例題2】積極踴躍的“請戰”、瞬間爆滿的報名、四面八方的聲援、________的行動等等,構成了各地人們共克時艱、共赴疫情防控戰場的熱情、激情與豪情。
A.前赴后繼 B.前仆后繼
【華圖解析】A。該空所填詞語修飾“行動”,且根據“積極踴躍”“瞬間爆滿”“四面八方”可知空缺處所填詞語應體現是各地人們積極投入抗疫的狀態,并無英勇犧牲的意思,應選“前赴后繼”。故答案為A。
總的來說,我們在做選詞填空的一些題目時需要進行詞語辨析,要有“找茬”的精神,通過分析詞語不同語素之間的區別,幫助我們看清詞語,不再為詞語辨析所累,再勤加苦練,提高詞語差異的敏感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