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15:43:1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考試中,可能性推理-加強削弱型題目一直以來是判斷推理當中的重難點。很多考生在解答這類題目時,由于對題干因果關系把握不準、分析不透徹,導致做題速度慢,準確率不穩定。因此熟練掌握可能性推理中的常見的論證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華圖教育給同學們總結了常見的論證模型一—枚舉歸納。
一、初識枚舉歸納
枚舉歸納是指根據某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種屬性,且沒有遇到相反的情況,從而推出這一類事物的全部對象都具有該屬性的歸納推理?梢院唵胃爬椋河刹糠志哂心硞規律推出整體都具有該規律。比如今天的美國人比1965年的美國人運動量減少了32%,預計到2030年將減少46%; 在中國,與1991年相比,人們運動量減少45%,預計到2030年將減少51%。專家由此認為:缺少運動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這就是典型的枚舉歸納。由部分(美國和中國)具有某種屬性,進而推出整體(全球)都具有該屬性。
了解了枚舉歸納的模型,那我們該如何對枚舉歸納模型的題目進行削弱或加強呢?話不多說,直接給出結論。枚舉歸納特有的削弱項有三個方向:1.樣本不具有代表性;2.樣本數量不充足;3.未羅列樣本不具有該屬性。那相對應的,特有的加強項也有三個方向:1.樣本具有代表性;2.樣本數量充足;3.未羅列樣本也具有該屬性。好,記下上面結論之后,我們可以繼續結合具體的例題去思考,在具體的情境下,我們如果去削弱如何去加強。
二、例題精講
【例題1】A市某培訓機構老師小王說:“咱們這屆學生學習能力都很強。我們班里的學生從零基礎學到現在,做卷子平均正確率能在80%以上,這足可以證明!”
問題一: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結論?
A.這屆學生中的優等生基本集中在了小王老師的班級,而優等生的學習能力最強
B.這屆學生在入學前按照學習能力平均分配在了各個班級
【華圖解析】A。題干因果關系為:由小王老師班里的學生正確率高(部分學生的情況),推理出這屆學生學習能力都不錯的結論(整體學生的情況)。A項說明小王老師班級占據了這屆學生中學習能力最強的優秀生,代表不了整屆學生,可以反駁題干結論。B項說明小王老師班級內學生的情況可以代表整屆學生的情況,加強了題干結論,排除B。所以答案選擇A。發現了嗎?這兩個選項都是從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來進行削弱和加強的。這是枚舉歸納模型中最常見的削弱加強角度。好,繼續看第二個問題。
問題二: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加強上述結論?
A.隔壁班小李老師的學生中有很多學完了還是沒有進步
B.其他班級有學生做卷子的平均正確率高達 95%
【華圖解析】B。A 項通過舉反例說明這屆學生學習能力不是很強,說明未羅列樣本不具有該屬性,反駁了題干結論,排除A。B項通過舉例加強了題干結論,說明未羅列樣本也具有該屬性。所以選擇B。問題二的兩個選項都是從未羅列的樣本是否具有該屬性來進行削弱和加強的。這是枚舉歸納模型中第二種比較常見的削弱加強角度。好,我們加大難度,繼續看完整的題目來體會。
【例題2】小林說:“參加工作后,我認識了很多人,這些人都是有大學畢業證的,所以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很高。”
下列最能反駁小林的推理的是:
A.小林所認識的人中有不少是他的大學校友
B.小林負責后勤技術保障工作,與外界接觸較少
C.小林所在城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其他城市不一樣
D.城市之間各行各業的人才流動率較高,各城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不便統計
【華圖解析】A。題干因果關系為:由小林參加工作后認識的許多人都是有大學畢業證,從而推出: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很高。A項指出小林認識的很多人是他的大學校友,說明小林得出結論的“樣本”并不是隨機抽取的,根據這樣的“樣本”得出的結論并不是最符合實際的,也就是咱們前面說的,樣本不具有代表性,可以反駁題干推理。B項指出小林與外界接觸得少,但這并不能說明他認識的人的情況,無法體現我國高等教育普及情況,不能反駁題干推理。C項指出小林所在城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其他城市不一樣,但小林認識的人未必都是自己所在城市的,并且高等教育普及率不同有可能是高于其他城市,也可能是低于其他城市,不能反駁題干推理。D項指出各城市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不便統計,與題干論述無關,不能反駁題干推理。故本題選 A。
通過以上的學習,華圖教育相信大家對于枚舉歸納這種模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枚舉歸納的核心就是由部分推整體的過程。而能削弱或加強的選項往往圍繞樣本來談,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其他樣本是否也具有該屬性、樣本數量是否足夠說明問題。把握住這三點,再結合題目的具體情境,就能很快選出正確答案,大家快去找題目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