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14:26:2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的主旨觀點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而這類題目相對主觀,考生經常找不到文段的重點。今天華圖教育教給廣大考生一個解題技巧——快速“捕捉”言語理解中重點,即找對策句。
一、對策句的常見表述
對策句如何識別呢?對策句比較好辨認,判斷依據主要是句子內容提及具體的做法或方法或對策措施。一般會出現“需要…”、“建議…”、“應該...”、“這個問題亟待解決”、“必須...”等這類詞語。
二、對策句的作用
在片段閱讀主旨觀點題中,部分文段通常會先指出問題,然后給出對策,或者先描述意義再說明如何做。在此類文段中,對策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者的立場和關注點,通過分析對策句,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核心觀點,即文段的主旨所在。所以,很多情況下,抓住文段的對策句,就抓住了文段中的重點。
【例1】對于傳統文化,我們過去經歷過一個否定的過程,將其置于流行文化的反面,但從來沒有“無根”的流行文化。所謂流行文化,也不過是在對現代流行元素和傳統文化的結合與揚棄基礎之上所形成的,特別是在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需要厘清的一點是,傳統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壓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機,而主要是傳播形式上的困境。立足這一點,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將之與流行文化元素和新技術相嫁接,就成為當下發展、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流行文化要植根于傳統文化
B.傳統文化需要創新傳播模式
C.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相輔相成
D.新技術模糊了傳統與流行的界限
【華圖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流行文化并非“無根”,流行文化是流行元素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兩種文化界限模糊,之后提出問題,即傳統文化遭遇的壓力是傳播形式上的困境,尾句通過“這一點”總結前文并提出對策,即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形式是當下發展傳統文化的突破口,所以文段的主旨為發展傳統文化需要創新傳播形式,對應B項。A、C兩項“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D項“界限模糊”,均為結論之前的內容,非文段重點,故排除。故答案為B。
【例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但勞動就業的增長卻遠遠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盡管我國服務業吸納勞動就業的比重在不斷上升,甚至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從農業和制造業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存量在內的所有新增勞動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它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我們務必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機會,發掘服務業對發展經濟和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產業結構調整是我國服務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B.服務業是保障我國就業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
C.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
D.就業與經濟增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發展滯后
【華圖解析】C。文段首先指出我國當下就業增速慢的現實情況;接著分析說明我國服務業對勞動就業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務必發掘服務業對擴大就業的巨大潛力。由此可知,文段主旨在于通過進一步發掘服務業來解決就業問題。接下來分析選項:A項產業結構調整是重要契機與B項服務業是重要因素非文段重點,排除;C項服務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文段重點同義轉述,保留。D項就業與經濟增長的原因,無中生有。故本題選C。
通過以上兩道題目的講解,華圖教育希望各位考生能更好地把握主旨觀點題的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