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考、省考面試動態的小伙伴們對結構化小組這種面試形式應該不再陌生了吧?結構化小組在近幾年的國稅系統考試中被廣泛運用,在江蘇等地省考也出現過,其實早在2016年海南國稅崗位考試中就采用了這一形式。
結構化小組結合了結構化面試和無領導面試的特點,達到了在短時間內觀察考生的目的。在結構化小組面試時是三個考生同時進入考場,三個考生作答相同的題目,還要互相點評和回應。很多小伙伴們開始盤算了,都答同樣的題目怎么證明我更優秀呢?是不是要在點評環節把對方踩死,才能勝利?于是乎,在點評和回應環節開始了互懟大賽,針尖對麥芒。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考官到底想看到些什么?你的強勢?你的咄咄逼人?你的臉紅脖子粗?你毫無理由的堅持?你不懂采納別人的意見?當然不是!
三人一組并非讓大家互懟,而是通過這種激化矛盾的形式觀察你是否具備團隊協作意識。三人一組其實可以類比成我們平時開會討論的環節,就某一課題各自提出解決方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想法也都有可取之處,我們需要通過溝通協調找到更好的方案,這個協調的過程是取長補短的過程,也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所以,互懟并不明智,非但不能展現自身優勢,還將自身缺點暴露無疑。
因此,在結構化小組面試中,我們應該善于挖掘他人的閃光點,虛心學習,以便完善自己的觀點,如果發現其他考生有不足之處時,應委婉客氣地指出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回應其他考生點評時要勇于承認自身的不足,并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建議。即使對方點評有誤,也要對對方表示感謝和理解,體現大局意識。在工作中可以求同存異,注意溝通時的語氣,目的是讓我們最終的方案更加具體、優化。
結構化小組這一面試形式能更直觀地看到各位考生的性格特點,打破了結構化的固有思維,因此需要考生在日常的討論中鍛煉自己的大局意識,要兼具靈活性與原則性,加強團隊意識,不偏激、不偏執。
上一篇:唯有內外兼修,方可求“真”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