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13:54:24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常識判斷部分考查的范圍非常廣泛,除了考查人文知識,還要考查一些科技知識,其中光學現象這部分知識點中常見考查方式為讓考生判斷這一光學現象對應的光學原理是否正確,故而這部分的知識點需要考生重點掌握并識記每個光學原理在生活中的典型現象包括哪些。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光的本質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也是波,速度為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大速度30萬公里每秒。通常我們所說的光年,是距離單位,而不是時間單位,指的是光走一年的距離,我們在夜晚所見的星光,并非某星球此時此刻的光,而是數百萬年前的光,只因距離幾百萬光年,到達地球已經經歷幾百萬年。
可見光的光波波長范圍在380—780nm之間,而可見光中光波最長的為紅色光,波長最短的為紫色光,所以紅色光的穿透力也最強,其中紅色光以外的即為紅外線,紫色光以外的即為紫外線,故而紅外線與紫外線均為不可見光。
波長越長,往往越不容易被干擾和散射,所以生活中采用紅燈作為交通信號燈。之所以天空呈現藍色,則是由于藍光波長短,被干擾散射。
紅外線與紫外線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比較常見的出題方式為讓考生判斷某一生活中的物品對應的應用是否正確,所以這一部分需要考生重點掌握紅外線與紫外線在生活中的典型應用。
生活中的遙控器,明明沒看到有光射進電視,卻可以換臺,正是因為紅外不可見;有時候走進一些超市,不用自己開門,也可以自動打開門,也是因為紅外感應;疫情期間測溫用的也是紅外線原理。
而紫外線的運用,有殺菌,驗鈔,合成維生素d(促進人體鈣和磷的吸收)。
除此以外,還會考察傳播方面的性質尤其是直線傳播和反射。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例如影子的形成,光受到物體遮擋,所以背后有陰影;小孔成像,蠟燭的光射過紙張中的小孔上方的光會到達下方,下方的光會到上方于是形成倒立的蠟燭影像;日食,是由于月亮運動到地球和太陽中間,導致有陰影。
同時,光在傳播時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發生反射現象任何物體表現出的顏色,其實就是它反射出來的那部分光線的顏色。
常見的會發生反射的有鏡子、凹凸面鏡、水中的倒影、月光下的水坑(面對月亮走路,月光射進水坑,水面會將光反射進人眼)、月亮發光、潛望鏡、汽車觀后鏡、自行車尾燈、杯弓蛇影。
下面通過一道題來檢驗一下。
【試題練習】(單選題)下列說法中,所含光學知識原理達兩種以上的是( )
A.鏡中花水中月
B.凸透鏡
C.海市蜃樓
D.潭清疑水淺
【華圖解析】答案選C。A選項鏡中花水中月原理與照鏡子原理一致,屬于光的反射;B選項凸透鏡成像屬于光的折射;D選項潭清疑水淺屬于光的折射。C選項海市蜃樓,是地球上的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成的虛像,C選項中所含兩種光學現象,故本題選擇C選項。
上一篇:2025甘肅省考行測技巧:溯因論證,想要削弱就這么簡單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