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對于樸素邏輯,什么樣的信息才算是好的突破口呢?
一.確定信息
確定信息即能得到唯一確定結論的信息。比如“甲不舉紅旗,乙舉著綠旗”,后半句就是確定信息,而前半句則是不確定信息。
【例1】甜品店有四種甜品:雙皮奶、布丁、蛋糕和冰淇淋。B比A貴,C最便宜,雙皮奶比布丁貴,蛋糕最貴,冰淇淋比D貴。
關于這四種甜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是雙皮奶,B是蛋糕,C是冰淇淋,D是布丁
B.A是布丁,B是冰淇淋,C是蛋糕,D是雙皮奶
C.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布丁,D是雙皮奶
D.A是冰淇淋,B是蛋糕,C是雙皮奶,D是布丁
【解析】由于C最便宜,而雙皮奶比布丁貴,所以C不是雙皮奶,排除D。后面又說蛋糕是最貴的,所以C也不是蛋糕,排除B。冰淇淋比D貴,所以C也不是冰淇淋,排除A。故答案選C。
在上面這道例題中,“C最便宜”和“蛋糕最貴”就是確定條件,能準確知道C和蛋糕在價格上的排名,但其他條件都是相對的比較,通過這些條件我們無法清楚地知道這些甜品到底在價格上排第幾。所以做題時各位考生要學會快速瀏覽所有條件,從中找到確定信息入手,可以大大提高做題速度以及質量。
二.高頻信息
高頻信息即題目中出現次數較多的信息,某個詞出現次數越多,證明有關該詞的信息量越大,我們就越容易得出結論。
【例2】某班分小組進行了摘草莓趣味比賽,甲、乙、丙3人分屬3個小組。3人摘得的草莓數量情況如下:甲和屬于第3小組的那位摘得的數量不一樣,丙比屬于第1小組的那位摘得少,3人中第3小組的那位比乙摘得多。
據此,將3人按摘得的草莓數量從多到少排列,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解析】第一個條件說第3小組和甲不一樣,最后一個條件說第3小組比乙多,也就是第3小組也不是乙,所以第3小組是丙,第二個條件丙比第1小組少,但是第三個條件丙比乙多,所以第1小組不是乙,那么第1小組就是甲,第2小組是乙。所以丙的數量大于乙但小于甲。故答案選B。
在此道題目中,并沒有任何一個條件明確地告訴我們第幾小組是誰,沒有確定信息,但是我們發現有兩次提到了第3小組,它出現的頻率比其他詞語更高。一個信息出現的次數越多,那么關于它的信息量就會越大,它的可能性也就相對越少了,所以如果題目沒有上面說的確定信息,我們不妨從高頻信息入手,也會相對比較快地做出題目。
今天小編介紹了兩個樸素邏輯的突破口,各位考生們之后做題的時候可以靈活利用這兩個突破口解題,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點效率的提升。
以上是《2025國考行測技巧:樸素邏輯題作答技巧》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