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 15:20:3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考查時考點一般為產生的時間,不同等級考試的名稱,選拔出的人員叫法等等。
首先要明確第一個知識點,就是科舉制度誕生的時間問題。大家比較熟悉的科舉制度往往是唐朝時期的,但是其實早在隋朝,科舉制就已經誕生了。自魏晉采用九品中正制選取官員,很長的一段時期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這導致很多人身懷實學卻因出身不高而無法得到任用,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隋文帝開始了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之后隋煬帝在此基礎上正式設置了進士科。
第二個知識點是科舉制度中的等級,細分的科舉考試等級很多,但是比較常見的是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這四個考點。要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首先要通過院試,院試考中者被稱之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更進一級由地州、府主持進行的考試叫做鄉試,也叫作鄉貢,又因在八月舉行所以也稱之為“秋闈”,鄉試考中者即為舉人,其中第一名叫做“解元”;較鄉試更高一級的考試叫做會試,至此科舉已到中央級別,需聚集各地舉人到京城進行,此級考試由禮部舉辦,故亦稱“禮圍”,會試中錄取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會試中選中者再去參加的考試叫做殿試,該級考試由武則天始創于唐朝,也是科舉考試中最高的一級,由天子親自主持,明清殿試后分為“三甲”,此處需特別注意,大家比較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并不是“三甲”,而是這三者都位列一甲,為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此知識點中名詞較多,比較容易混淆,希望同學們在課下多重復識記,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