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國家公務員考試 > 試題資料 > 2025國考行測:諸子百家思想

2025國考行測:諸子百家思想

2024-08-05 14:05:13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樂以天下, 憂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與下列哪一觀點屬于同一 學派?

  A. 刑過不避大臣, 賞善不遺匹夫

  B. 天之道, 損有余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 損不足以奉有余

  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 其用戰也勝, 久則鈍兵挫銳, 攻城則力屈, 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諸子百家思想。

  第二步,“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意思是以百姓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這樣的人哪有不稱王的道理。這體現了孟子的 “仁政”思想,屬于儒家學派的觀點。對比選項,C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 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強調了儒家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 觀點。故二者是一致的。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出自《韓非子》,強調的是統治者 要賞罰分明,屬于法家思想。法家是中國歷史上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 國強兵為己任,主要代表人物有:管仲、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他們主張 “法”“術”“勢”相結合的治國理念,強調以法治國和君主集權。

  B項:“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出自《老子》 第77章,意思是: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余的補給不足的?墒巧鐣姆▌t卻不是這樣, 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余的人。老子認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它屬于道家思想。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具有樸 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有:老子和莊子。

  D項:“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出自《孫子 兵法》,講的是如果打仗的時間長了士兵就會失去銳氣;攻打城池長期出兵,會導致國力 衰竭,無法維持軍隊的消耗。它屬于兵家的理論。兵家是中國先秦時期研究軍事理論,從 事軍事活動的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孫武、司馬穰苴、孫臏、吳起、龐涓等。

 

以上是《2025國考行測:諸子百家思想》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
聯系方式

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號:htjy420
驗證信息:國考
報考問題解惑,貼心的報考指導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gshtjy
驗證信息:國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公考資訊

上一篇:2025國考行測:關于古代建筑元素

下一篇:沒有了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