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判斷題的故事類是一個很有趣的題型。大家有沒有聽過睡前故事?上學時有沒有讀過寓言故事?我們在公務員考試中,意圖判斷題的故事類題干就是一個小故事,其實讀故事是為了讓我們從故事里學習道理,那么如何知道里面的道理呢?
1、如何判斷題型是故事類的意圖判斷題?
首先看提問方式:①通過這段文字我們知道的道理/寓意/啟示是?②這個寓言/故事意在告訴人們?③這段文字意在說明/闡明/強調?
再看題干:如果題干是一個故事,那么我們就可以判斷題目是一道故事類的意圖判斷題。
2、解題思路
第一步,判斷題型,從提問方式和題干內容判斷題目是不是故事類的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首先找結果:讀題干找故事結果是什么,要從結果出發。其次析原因:分析產生這個結果的原因,思考為什么故事結尾是這樣的。最后悟道理:從產生結果的原因里感悟道理,例如主人公因為團隊合作取得成功,那么得到的道理就是-團結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第三步,對比選項,選擇題干故事相關的道理,與故事無關的道理不選。
3、例題講解
一次,蘇格拉底與三個學生走過一塊麥田,他要學生從這邊走過,去摘一穗最大的麥穗。結果有一個學生空手而歸,他總想最大的麥穗一定還在前邊,不覺到了盡頭,兩手仍然空空;另一個則摘了一穗很小的麥穗,他一走進麥田便急忙摘了一穗,殊不知前面還有更大的;只有最后的學生摘了一穗很大的麥穗,雖然不一定是最大的,但他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生活即思想,思想源于生活實際
把握時機是人生快樂的最大訣竅
優秀哲學家都以其畢生精力在孕育智慧的田地里耕耘
蘇格拉底一生注重實踐,把哲學的注意力放在生活上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看提問方式。出現“意在說明”,并且題干講了一個故事,可以判斷題目是一道故事類的意圖判斷題。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講了蘇格拉底與三個學生走過麥田,并要求學生摘下一穗大的麥穗的故事。首先找故事結果:只有最后的學生摘了一穗很大的麥穗,雖然不是最大的,但卻是最令人滿意的。其次分析原因:通過對比三個學生的做法,第三個學生他沒過早或過晚的摘下麥穗,把握對了時機,找到大的麥穗,讓人滿意。最后悟道理:時機的重要性,抓住時機摘下大麥穗,才會令人滿意。
第三步,對比選項:A項“生活即思想”無中生有,文段沒有說生活和思想的關系,只講了一個摘麥穗的故事,突出最后那個學生做的比較好,排除A。B項“把握時機”是從文中提煉出的道理,“人生快樂的最大訣竅”對應他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所以選B。C項文段這個故事不能概括所有的哲學家,且“都以畢生精力”說法過于絕對,所以排除C。D項蘇格拉底并不是文中故事的主要人物,偏離文段重點且選項內容與故事結果無關,所以排除D。
以上是《2025年國考判斷推理備考技巧:讀故事判意圖》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